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国互联网金融:形态各异 羽翼未丰

2013年11月19日 07:58   来源:经济日报   张 伟

许滔画

  美国作为互联网金融业的先驱国,近年来一直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着这一新型金融服务形态的潮流。互联网所带来的数字革命、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大大降低了美国互联网金融服务业的门槛,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互联网为独立载体的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信用卡服务、理财社区、网上交易所、个人理财、小额信贷和P2P等服务类型,运营形态各异,正深刻地改变着金融服务业的版图

  美国最负盛名的免费个人理财网站敏特(Mint),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该网站于2007年9月上线,2010年10月被著名的会计软件公司因特优特(Intuit)收购。敏特拥有多项创新性功能:首先它可以通过授权把用户的多个账户信息(例如支票、储蓄、投资和退休金等)全部与敏特的账户连接起来,自动更新用户的财务信息;其次,它能够自动把各种收支信息划归入不同的类别(例如餐饮、娱乐、购物等)。这两项功能结合起来,用户相当于拥有了个人财务中心。更重要的是,敏特可利用数据统计功能,帮助用户分析各项开支的比重、制订个性化的省钱方案和理财计划。

  另一家投资顾问网站斯格非格(SigFig)在2012年5月1日正式上线,可以自动同步用户分散在各个投资账号上的数据,在网站上予以集中展示。通过对这些投资数据进行分析,斯格非格每周都会自动诊断用户的投资组合,给出个性化的建议,帮助用户节省成本、提高收益。该网站对个人用户完全免费,其收入主要源于授权财经媒体使用其投资工具,以及推荐券商或投资顾问的推介费。今年7月初,斯格非格获得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其平台上的用户资产达750亿美元。

  虽然美国互联网金融出现了诸多模式,但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在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中,P2P和众筹(crowd funding)模式是两大革命性的力量。

  借贷俱乐部(Lending Club)作为P2P网贷模式的领军企业,崛起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该公司是一家为美国用户打造的私人在线借贷平台,网站直接连接个人投资者和借贷者,成员可直接实现人对人的小额借贷。借贷俱乐部通过技术平台和信用风险评估给投资人一个机会能够直接放贷,也让借款人不需要走入银行,直接在网上借贷,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绕过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这种直接通过网站实现人对人的借贷的好处显而易见,资金流通周期被缩短,资金转移程序被简化,网贷存款利息高于银行,贷款利息低于银行。精简的人对人网贷让投资者和借贷者在时间和经济上双惠双赢,这种民间借贷方式自2007年推出便得以急速扩张。目前该公司客户遍布美国43个州,业务量占据美国P2P借贷市场79%的份额,2012财年获得3500万美元收入。今年10月,该公司的成交额增至2.23亿美元。截至目前,这家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共促成28.5亿美元在线贷款,投资者获得回报2.55亿美元。2013年,借贷俱乐部被评为“福布斯美国最具潜力企业榜”第12名,目前公司正忙于着手2014年的IPO上市计划。

  借贷俱乐部的成交额快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该公司非常重视用户的信用记录,注重对交易流程的控制。它并不采用P2P网站通行的一对一竞标方式,而是在对不同用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之后,由网站规定相对应的固定利率和固定期限,这大大增加了交易撮合的成功率。借贷俱乐部运用丰富的数据来评估信用,除了用美国信用统计局的基础数据,借款人还要回答为什么要借贷、希望的额度、教育背景、职业等基本情况。他们通过第三方获得客户的IP地址、邮箱、电话号码和住址等信息来分析其信用、欺诈风险。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这些工作正趋于自动化。作为平台,借贷俱乐部实际上并不承担信用的风险,其盈利模式是从借款人那里获得4.5%的佣金,投资人那里收取1%的费用,但借贷俱乐部的开支大约相当于银行业的一半。

  众筹模式,就是集中民众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是近年来美国最热的创业方向之一。2012年4月,美国通过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允许小企业通过众筹融资获得股权资本,使得众筹融资替代部分传统证券业务成为可能。众筹模式的代表是2009年4月成立的美国凯克斯达特(Kickstarter)公司。该公司通过网上平台为设计、音乐、电影、游戏等领域的创意项目融资,截至目前,已为5.1万个项目筹资8.6亿美元,共吸引了510万名投资者。投资回报以项目产品为主,比如音乐CD、电影海报、游戏中人物的冠名权、与设计师的见面机会等。对每个项目,第一批投资者多为项目负责人的朋友、粉丝和熟人,投资者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站推荐自己认为不错的项目。

  此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业正在迅速崛起,互联网改造传统金融行业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互联网企业目前在金融行业只能经营部分较为简单的产品,虽然对美国银行带来一些挑战,但尚未具备撼动传统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规模与实力。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假洋品牌遭清理 大牌或难伤羽翼    2013年12月04日
  • ·与工业互联网“零距离”    2015年07月20日
  • ·中国“互联网+”机遇全球共享    2015年07月16日
  • ·日本:当互联网遇到农业    2015年07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