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国际经济频道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正式成立

2013年09月04日 16: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南宁9月4日讯(记者彭金美)昨日下午,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及第10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之际,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正式成立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论坛是本届峰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是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合作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副省长普拉-西亚、中国贸促会副秘书长陈正荣、印度尼西亚三口洋市市长阿旺-艾萨、越南下龙市委常委、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光海、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钦州市市委书记、钦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莺子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专题讨论环节,围绕“加强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建设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这一主题,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作了发言。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介绍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总体规划构想;外交部大使、前驻泰国、新加坡、尼泊尔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亚太中心主任张九桓,上海海事大学校长、中国港口协会常务理事黄有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发言,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务局远东顾问刘国金,以及东盟港口城市市长、港口管理机构代表,中国和东盟港航企业代表发言先后发言。通过论坛,与会代表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是双方开展全方位合作的重要保障,完全符合双方的意愿和利益。通过务实推进双方海上乃至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必将在合作共建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闭幕式通过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论坛宣言,正式成立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

    随着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双方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建设的条件日益成熟。为贯彻落实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关于“构筑海上互联互通网络”、“开拓海上务实合作”、“建立中国—东盟海洋伙伴关系”等倡议,2012年以来,在中国外交部、交通部、商务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以钦州为基地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本次论坛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广西钦州市人民政府承办。这是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10届以来,首次由中央部委在峰会框架下举办的专题活动,是峰会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宽领域、多渠道、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平台的具体体现。

 

 

点击进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专题


    

(责任编辑:张静)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商务地带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