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迎来成立30周年。在多边贸易体制遭遇严峻挑战的当下,重温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和发展历程,对推动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全球保护主义现象突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为推动建立更加开放、稳定的多边贸易体制,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各缔约方于1986年启动“乌拉圭回合”谈判。谈判历时8年,达成多项协议,决定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以完善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更好地执行“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此后30年间,世贸组织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通过提供开放、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加强成员间经贸合作,推动了全球贸易总体平稳有序发展。同时,世贸组织不断吸纳新成员,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推动更多国家融入世界贸易,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中国顺应历史潮流之举,也有力推动了世贸组织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不能体现多边贸易体制的普遍性和公正性。有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完整性、全球性大大增强,得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全面履行入世承诺,贸易自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得以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中国还全面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坚决维护广大发展中成员的合法权益,积极帮助更多发展中成员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