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电建承建的沙特保障房吉赞项目。本报记者 罗怀伟摄
12月15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沙特保障房项目移交仪式在吉赞举行。该项目由沙特城乡与住房事务部主导发起,下属国家住房公司(NHC)负责具体运作,是沙特“2030愿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移交仪式上,沙特城乡与住房事务副大臣阿卜杜拉赫曼·塔维勒高度认可项目工程质量,肯定中方在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提升民众福祉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表示,中国电建交付了高质量的住房,也为沙特保障房项目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些住房将很快投入使用,改善民众生活,期待未来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保障房项目是沙特提升民众住房自有率的安居工程,主要惠及沙特低收入人群,旨在解决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住房需求激增问题,改善民众居住条件。项目计划到2030年交付150万套住房,目前已进行到第三期。
2019年以来,中国电建持续推进位于吉赞、巴哈、阿西尔、麦加等省份6个项目共1800余套住房的建设工作。中东北非区域总部副总经理于海安表示,其公司在项目履约期间直接创造近2000个就业岗位,大量采购本土材料和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项目附近的低收入居民不仅优先获得了就业机会,提升了工作技能,获得稳定收入,还能亲自参与建设自己未来的家。
阿西尔项目负责人张晓光告诉记者,其公司对保障房进行了自主优化设计,采用了高标准装饰装修,配有庭院、水电、空调、橱柜等必要设施,方便生活水平较差的当地居民“拎包入住”。针对部分住户不熟悉设备使用方法的问题,项目人员将针对性展开培训,亲身为其讲解使用方法,并提供用当地语言书写的运维手册。自今年9月份开始,中国电建已分批移交了8批保障房,惠及近1500户沙特家庭,使当地民众的居住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民众也对项目较为满意。
保障房项目运行的3年多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地区局势恶化,人员不足、物价上涨、资金短缺、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对项目顺利推进形成极大阻力。
房建项目所需施工人员数量较多,动辄需要数千人同时在岗。吉赞项目负责人高卫祥、张翔表示,疫情期间沙特一度中断国际航班,以往可以从沙特境外招聘的熟练技工难以顺利入境。为确保施工人员及时就位,各项目及时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进行招聘,并对聘用人员进行紧急培训,确保了项目进度。
当地配套设施不足也是项目的重要制约因素。麦加项目负责人付洪辉告诉记者,工程所需供电原计划使用市政用电,但协调相关部门所需周期较长、手续复杂,且当地难以采购大型发电机,各项目克服疫情期间的物流压力,最终从国内运送发电机至沙特,从而保障了工期。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当地生产周期较长,为提升工效,各项目设置了配套的预制工厂,自行生产“三明治”外墙、承重墙板、隔墙板等材料,同时便于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
住房合作始终是中沙两国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沙峰会期间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加快两国项目对接,发挥互补优势,深化双方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和共同发展,并欢迎就包括住房在内的多领域合作签署政府间文本文件。
此次移交的保障房项目是中沙峰会后首个移交沙方的住房合作项目,作为最早一批参与沙特住房项目的中资企业,中国电建展现了其项目履约能力和产品交付经验。
于海安表示,中国电建目前正与沙特城乡与住房事务部、沙特国家住房公司紧密对接,跟踪投标其规划的社会住房项目,继续扩大市场,并正在沙特注册属地化的设计咨询公司,在住房领域为客户提供设计、咨询等附加值更高的增值服务。放眼未来,公司将在沙特持续发挥“水、能、城”核心领域产业链优势,全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沙特实现“2030愿景”,让更多项目合作成果惠及沙特人民,为中沙务实合作增辉添彩。(本报驻利雅得记者 罗怀伟)
(责任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