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翱翔雄心》:暌违29年登中国银幕 中巴影视交流再出发

2020年12月11日 10:5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记者 刘其瑜)“2021年是中巴建交70周年,我们希望以《翱翔雄心》的引进为契机,加强中国和巴基斯坦电影行业的交流和合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进出口分公司经理肖萍日前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肖萍称,中国电影引进秉持“多国别、多题材、多样式”的原则。“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引进了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影片,通过电影让中国观众更加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翱翔雄心》是巴基斯坦票房之冠,其军事、家国情怀、爱情、个人奋斗等情节十分亮眼。未来我们会继续关注巴基斯坦的影片,寻求类型多元,兼顾市场效应,引进适合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肖萍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近年来《天才枪手》(泰国)、《看不见的客人》(西班牙)、《调音师》(印度)、《完美陌生人》(意大利)等剧本扎实、情节精彩的海外优秀影片均在中国电影市场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根据多年来的引进经验,肖萍认为巴基斯坦影片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可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美国好莱坞及欧洲电影大国对影片的营销推广力度非常大,费用也不少。目前巴基斯坦影片的宣发力度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其次是培养观众。“对每个国家影片的引进其实都有一个培养观众的过程。可以先在网络或者电视上推广,让观众了解这个国家的电影。慢慢培养他们的观影兴趣,再搬到大银幕上放映效果会更佳。”

  最后要回归内容本身。“现在观众更关注身边事,希望在银幕上看到接地气的表达,所以题材和内容的选择最为关键。”

  “明年是中巴建交七十周年,具有特殊意义。《翱翔雄心》的引进见证了中巴两国的友谊,我们希望同巴方加强电影行业合作,引进更多适合中国电影市场的巴基斯坦影片。”肖萍如是说。

  1957年,我国首次引进巴基斯坦影片《叛逆》,到1991年共引进过12部巴基斯坦电影,其中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永恒的爱情》、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人世间》更是打动无数中国观众。

  巴基斯坦电影《翱翔雄心》11月13日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了一群巴基斯坦青年飞行学员在经历种种挑战后,最终成长为优秀战斗机飞行员的故事。《翱翔雄心》此前创造了巴基斯坦最高票房纪录,IMDB评分高达8.1分。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