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驻德国大使吴恳:中德在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4.0、自动驾驶、数字经济等领域有很大合作潜力

2020年06月05日 21: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5日讯 据中国驻德国使馆消息,驻德国大使吴恳在“中国风向标2020”云会议上发表讲话,以下为原文:

尊敬的沙尔平先生,

各位企业家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去年十月,我在法兰克福出席了由沙尔平战略咨询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对话会,当时同许多德国经济界人士面对面的交流我仍记忆犹新。囿于疫情,我们今天虽然只能“云端”会晤,但感谢主办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我们仍可以就共同关心的议题充分交流。

  今天举行名为“中国风向标2020”的会议可谓恰逢其时,因为具有重要风向标意义的中国“两会”上周刚刚结束。1985年起形成了三月召开“两会”的惯例,而今年的“两会”却因疫情首次推迟举行。两周前,来自中国各地、各行各业近5000名全国人大和政协代表在北京齐聚一堂。召开如此规模的重量级会议本身就说明,中国成功遏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展望未来之前,我想各位德国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同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一样,为遏制疫情所采取的各种封控措施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1至4月,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同比下降4.9%;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不过,4月份以来,国内经济活力迅速恢复,出现系列积极向好的信号。例如,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4%。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上,5月已达50.6%。截至5月18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1%,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达91%。可见,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是暂时的,中国经济已开启迅速修复模式。

  总的来说,一方面受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影响,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的中国经济仍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8年来首次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仍然是健康稳定的。凭借巨大的消费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充足的政策工具,中国经济依然底气足、韧性强、潜力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今年增长1.2%,明年增长9.1%。因此,我们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今年年底前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充满信心。

  女士们,先生们

  为了确保今年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为此,我们推出了八个方面90项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最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包括:

  一是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今年,政府支出将增加1万亿元,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6%,达到几十年中的最高水平。国家还将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将全部转给地方,用来支援各县市级政府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同时,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还将享受有针对性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

  二是稳健灵活的货币金融政策。通过降息、专项和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释放流动性。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同时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

  三是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中国政府设立的目标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为此,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稳定现有岗位,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包括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做好对870万高校毕业生和上亿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此外,政府将资助以训稳岗,确保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

  四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一方面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回升。另一方面,扩大有效公共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重点支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所需的数字基础设施,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女士们,先生们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还决定,中国将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对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德经贸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已连续四年蝉联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是几十年来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疫情虽然对中德经贸及人员往来造成显著影响,第一季度中德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15%,至375亿美元,但这是可控的。长期来看,中德经贸合作的内在逻辑没有改变,深化和拓展双边合作,符合彼此根本利益。展望未来,德国企业对华合作应抓住四大机遇。

  一要抓住中国市场准入持续拓宽的机遇。2020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大幅缩减,在过去三年连续消减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宽制造业和服务业准入。此外,将首次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证券、基金和期货等金融领域的外资股比将于今年底前取消。《外商投资法》和实施条例已于今年初正式生效,外资企业依法享有国民待遇和公平公正的竞争条件。本周一,中国政府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包括零关税、低税率等力度空前的开放政策,欢迎德国经济界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建设。

  二要抓住中国消费市场率先复苏的机遇。专家预计,今年中国消费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元,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1.15亿人次出门旅游,为旅游行业创收超过470亿元。随着中国消费不断升级,对德国汽车等高质量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也将逐步扩大。今年4月份,奥迪、宝马、奔驰等德国豪华汽车品牌在华销售都高于去年同期,最高实现同比增长20%。今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欢迎更多德国企业参展,共享中国市场红利。

  三要抓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中国将继续同各方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开展互联互通、互惠互利合作。已成长为中欧间重要物流大通道的中欧班列就是最佳例子。杜伊斯堡和汉堡是班列在欧洲最重要的枢纽。今年1至4月,中欧班列共开行2920列,运送26.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27%。在疫情中,中欧班列还确保了大量防疫物资和关键部件能及时运达德国。着眼未来,中欧班列将因其抗风险、高效率、重环保、准时性在中德物流领域扮演更重要角色。

  四要抓住在新领域开展新型合作的机遇。上周,德国大众集团收购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企业国轩高科26.47%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首家投资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外资汽车公司。这是一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新型互利合作,推动了中德两国企业在价值链上更加深度整合,将为双方带来更大发展。在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4.0、自动驾驶、数字经济,创新工程如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中德之间都有很大合作潜力,有待共同挖掘。

  女士们、先生们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两会”上强调,这次疫情是一场危机,但某种程度上也孕育了新的契机;应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此意义上,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健康地度过这次危机,同时能认识到并把握住危机中孕育出的新契机,开创新成果。作为可靠的合作伙伴,中方愿同德方共同瞄准未来风向标,为深化两国人民的福祉共同努力。谢谢大家!期待接下来同各位进行讨论。


(责任编辑:符仲明)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