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政治学部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德拉加娜·米特罗维奇: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值得学习

2019年12月06日 15: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也使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有影响力的大国。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政治学部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贝尔格莱德亚洲问题研究所主任、教授德拉加娜·米特罗维奇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非常快,欧洲花了150年时间完成工业化,而中国在短短25年间就完成了。中国在扶贫方面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中国在学习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期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分享更多发展的成功经验。

  德拉加娜认为,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了联系和合作,这种互相交流的理念对于其他国家大有裨益,能够促成友好合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很多合作机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中国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在世界价值体系中成为核心力量。

  作为全球重要的参与者,中国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德拉加娜建议,中国在与中东欧国家进行合作寻求共赢的时候应该保持一种公平性和平等性。每个国家的参与程度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疑虑,所以中国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可能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此外,中国市场应该更加开放,允许有更多的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补充中国的市场产品品类,也可以减少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不平衡。中国在全球的环保、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角色未来还应该得到加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