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高级研究员马格努斯·伊尔姆贾夫:波罗的海国家对华基础设施合作潜力巨大

2019年12月06日 15:1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高级研究员马格努斯·伊尔姆贾夫认为,中国与波罗的海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深化“17+1”合作,尤其在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方面,潜力巨大。

  伊尔姆贾夫表示,波罗的海国家都奉行一个中国的原则。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投资力度,立陶宛成为该地区中国投资的最大接受国,占中国对波罗的海国家投资总额的75%。此外,中国对拉脱维亚的投资也在增加。但总体而言,波罗的海国家只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

  “中国与波罗的海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伊尔姆贾夫指出,中国发表了极地政策白皮书《中国的北极政策》,鼓励积极参与北极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在北极海域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可再生能源开发、冰区航行,参与北极航道开发利用和旅游资源开发、海底光缆建设等。波罗的海国家临近挪威、芬兰等极地国家,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的货物通过北极航线运往欧洲将变为现实,给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目前,波罗的海国家正在研究建设跨海隧道项目,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和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通过海底隧道连接起来,使两地的交通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挪威和芬兰也在考虑修建北极铁路,将挪威的港口与芬兰的铁路网连接起来。伊尔姆贾夫指出,由此将形成一个连接东北亚与西欧之间的新通道,与现有的绕行苏伊士运河的航道相比,这一航道路程较短。赫尔辛基塔林海底隧道,将为现有船运企业带来竞争压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惠喜


(责任编辑:马常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