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文化茅台”走进欧洲议会

2018年06月29日 15:2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布鲁塞尔6月29日讯(记者 陈博)6月27日,中国文化与白酒品鉴—暨茅台酒历史介绍鸡尾酒会在欧洲议会大厦举行。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欧洲中国传统文化联合会、茅台集团共同举办了此次活动,旨在向欧盟宣传中国文化,介绍“国酒”历史。活动期间,有超过200名欧盟、北约、比利时政要与官员应邀出席,嘉宾在品尝茅台酒和中西美食之余,还欣赏了中国书法、太极拳、古筝演奏、中华民族服装秀等节目。

  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副主席、欧中友好协会主席、欧盟预算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沃恩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他本人此前曾6次访华,了解并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与商务场合中均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早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时任国家总理周恩来便以茅台酒予以招待。此后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芬兰总理利波宁等欧洲政要访华期间,茅台酒均扮演了重要的接待角色。目前,茅台酒在中国已经不是一种单纯供人享用的白酒,而是变成了中国向全世界拓展外交关系的“橄榄枝”。

  欧洲中国传统文化联合会会长钟植在发言中表示,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座次安排到敬酒饮酒都有诸多讲究,体现了中国人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浅饮养生的文化传统。

  茅台欧洲区总经理吕庆菁介绍,近年来随着中国“酒文化”的推广,茅台酒在欧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茅台酒参加了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会,荣获金奖。品尝过茅台酒的比利时各界政要纷纷对茅台酒“点赞”。她表示,茅台酒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也喜欢上茅台酒,成为茅台的海外“粉丝”。

  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秘书长盖琳向记者介绍,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由近50名欧洲议员组成,自2006年以来,长期致力于促进欧中友好事务。小组不仅在欧盟层面支持积极开展对华合作,还与包括全国人大、全国友协、、外交部、中联部在内的多个中国部委保持着交往合作。近年来,小组还先后协助四川省、广东省、海南省等多个地方政府在欧盟总部举行宣传推介活动。据悉,这是欧中友好小组首次与中国品牌合作,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品牌“走进”欧盟机构。


(责任编辑:苗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