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广州:从“开放门户”迈向“全球城市”

2017年12月06日 10:3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建军

  冬日的广州依然繁花似锦。历经千年嬗变,广州从未向世界关闭过大门,也成为代表中国的开放门户。今天的广州,正从“开放门户”走向“全球城市”。

  国际交往中心逐步形成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全世界赶来广州开会。10月30日至11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等共同在广州举办以“城市治理,开放创新”为主题的2017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并同期举办了“世界城市日论坛”;11月18日,国际金融论坛第14届全球年会在广州举行,并且从今年开始永久落户广州。11月28日至30日,“2017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举办。如今,全球跨国公司的高管、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和专家学者们又聚首广州,参加2017《财富》全球论坛,探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增长动能。

  近年来,广州举办国际会议数量大幅提升。粗略统计,2015年以来,广州举办了超过50场高端国际会议。举办高端会议、论坛等在广州成为常态,高层次、高规格的“迎来送往”表明,广州正逐步成为全球国际交往中心,迎来城市国际化的黄金时代。

  “枢纽+”战略对接世界

  全球国际交往中心的形成,得益于广州建造枢纽型网络城市带来的便利。广州以枢纽型网络城市为支撑,正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阔步迈进!

  “适应全球城市发展新趋势,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这是在去年的广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提出的新目标。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枢纽型网络城市是广州巩固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战略,将确保广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更重戏份”。

  近两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更加自觉地把广州放在全球经济动力转换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大环境下考量,拓展全球视野,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树立全球坐标,结合发展实际寻找动力;发挥枢纽和中心作用,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发现市场、组织研发、聚集人才。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广州全力聚焦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目前,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建设扎实推进,“成绩单”亮眼。国际航运枢纽初步形成,集装箱班轮航线168条,联通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白云机场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136条,通达全球五大洲,预计2020年跃升为全球第五大机场……打通与世界连接的通道,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并向周边扩散,枢纽效应不断显现。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城市开放性主要标志之一。这种能力的强弱,反映着一国或地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发展的影响力,提高全球经济资源配置能力是开放型经济区域在发展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站在广州番禺化龙镇东龙大道与金山大道交汇处,面向宽阔的狮子洋,左边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厂区,是自主品牌汽车“广汽传祺”的番禺工厂。广汽集团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向经济日报记者介绍:“传祺的发展基于开放理念,整合全球智慧的成果。去年以来,广汽传祺已陆续与全球前十大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世界级水准的供应链体系,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供应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广州正在瞄准全球资源释放“引力波”。从千年商都到国际枢纽,广州正逐步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节点,成为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跨国公司和大型央企纷纷前来广州寻找投资机会。今年以来,思科、通用、中远海运等一批枢纽型、创新型项目纷纷落户广州。广州,距离“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的目标更近一步。


(责任编辑:苗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