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南宁举行

2017年09月14日 16:0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14日讯(记者周骁骏 通讯员罗先文彬)9月13日,由中国科技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广西科技厅和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主题为“创新合作,共享健康福祉”的第5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代表、双边中心代表、技术转移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及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代表1000名多中外嘉宾参会。

  作为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重要论坛,第5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包括中国—东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高层论坛及对接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中国科技部与东盟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双边会谈等重点活动,突出打造“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医药大健康国际创新合作圈,切实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

  会上,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尼、老挝、泰国、缅甸的嘉宾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演讲旨在介绍本国的最新科技发展情况及合作领域需求,促进各国科技的发展与交流,互利互惠,促进合作。

  在与会各国有关人员的见证下,一系列双边重点科技合作项目签约启动,包括中国与东盟政府间重要科技合作机制签约仪式及中国与东盟企业、机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主要有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文莱首相府能源和工业部签署“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印尼科学院创新中心签署“中国—印度尼西亚技术转移中心实施计划”,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越南技术转移中心签署“推动技术转移活动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太库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与老挝亚太卫星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

  作为本届大会的亮点活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高层论坛及推介对接会在签约仪式后随即举行。论坛上多位在国际中医药领域成绩斐然的科技界和商界领军人物发表了演讲并开展嘉宾互动发言,行业专家积极交流点燃了中医药发展的思想火花,会上还共同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桂港澳与东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圈倡议书,呼吁“一带一路”国家协同致力于中医药大健康国际创新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大健康的创新与发展。当天下午还举行了推介对接会,来自中国及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众多行业专家和企业开展了推介,通过企业洽谈环节现场达成了多个签约意向。

  据悉,从2013年至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已成功举办4届,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技术转移的重要合作平台,起到有效汇聚展示中国及东盟国家的优秀创新成果、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技术需求对接及创新合作的重要作用。大会不断吸引国内及东盟的科技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踊跃参与中国与东盟的科技合作,中国—东盟技术转移“朋友圈”不断扩大,使广西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信息集散地。截至目前,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已达2203家,其中604家来自东盟,东盟成员超过了四分之一。本届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切实可行的工作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创新合作发展。

  本次大会期间,同期举办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今年先进技术展展项数目创历届之最,一共有160多家企业和机构带来350多个展项。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