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9月6日讯(记者 陈颐)为了推进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蒂森克虏伯集团日前在德国米尔海姆市开设了一家3D打印技术中心。该中心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均在数字平台上进行,可对金属、塑料等原材料进行定制化加工,在供应链和附加价值上都具有显著优势,将有效地惠及客户和生态环境。蒂森克虏伯集团首席执行官海里希·赫辛根博士表示:“增材制造(3D打印)不仅是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还是我们创新战略的关键一环。”
赫辛根博士介绍说,较之于传统工艺,3D打印技术能够制造出更加复杂的结构,在坚固性与轻盈性方面也更胜一筹。早在2015年上半年,蒂森克虏伯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增材制造项目组,凭借成员在零部件设计、选材与工艺开发等方面深厚的专业知识,项目组实现了3D打印技术非凡的功能性提升,挖掘了其工业应用的潜力。目前,项目组正在为几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产品申请专利。
在蒂森克虏伯转向系统零部件生产车间里,有一支小而精悍的团队正在分别操作一台金属打印机和一台塑料打印机,对粉末状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这两台打印机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或烧结技术,一层层地制造出各种零部件。只要提供一份包含3D设计的CAD文件,打印设备就能直接进行无缝生产,而无需像传统的方式那样先制造工具或模具。蒂森克虏伯集团首席技术官Reinhold Achatz博士说:“我们终于能够不再受到传统制造工艺的限制,把精力完全集中到设计本身。这为创新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据他介绍,蒂森克虏伯运用现有经验与研发伙伴关系,在较短时间内,开发了3D打印技术工业应用的潜力,让身处机械工程、航空航天、造船与汽车等市场的客户都能从这一技术中获益。他举例说,3D打印可应用于生产一种在熔炉中采集气体样本的探针。为了确保抗热能力,探针中需要设计一体式的冷却通道,而3D打印技术的灵活性和精密性为设计和制造这种复杂零件提供了保证。
另一个例子来自船舶制造业,3D打印技术实现了用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来制造需求量较小的零件——得益于一项特殊的设计,在制造这些零件时我们甚至用塑料代替了金属。
蒂森克虏伯的3D打印中心力求在产品与技术方面实现突破,为此蒂森克虏伯必须将来自不同业务领域的技术积累结合得更加紧密,并且积极关注具有工业潜力的项目。接下来的三年,技术中心将由集团的中央研发部门执掌,随后,并入材料服务业务领域。
蒂森克虏伯材料服务业务领域董事会成员汉斯表示:“我们了解哪种材料最适合哪种产品,并且在物流和项目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技术中心快速发展。得益于广泛的客户基础,我们清楚地知道3D打印技术能够给哪些客户带来最大的优势。”
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可以为客户打造更加贴合他们需要的合作方式。汉斯提出:“我们从一开始就邀请客户参与到项目中,并且根据他们各自独特的需求快速地制造零部件,即便少至1件的单次订单也不在话下。”
蒂森克虏伯拥有雄厚的专业技术背景,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从建议,到选材,再到数字化设计、生产以及零部件的后处理等,无所不包。而3D打印为我们开启了全新的可能。
除3D技术中心外,蒂森克虏伯还运营着其它一系列的创新中心,包括推动过程模拟与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控制技术中心,以及着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的技术中心等。这些自主运营的技术中心就好比一艘艘“快艇”,在新技术研发领域纵横驰骋。
蒂森克虏伯预计,3D打印技术将在不久的将来投入商业应用:2010年至2015年期间,此类产品的市场规模翻了两番,预计到2020年,其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10亿美元。其中,约100亿美元将由蒂森克虏伯的目标市场产生。未来,增材生产技术中心将作为发展蓝图与核心,服务于一个庞大的重点技术中心网络——而我们已制定出相应计划全面铺开这一前景广阔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