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地球表面温度可能持续升高

2017年07月19日 07:1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陈 颐

  近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极端天气,北半球多地持续被热浪袭击,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对此,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导致全球频繁出现极端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气象组织对本世纪末地表气温变化的最新预测显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保持高位,未来热浪只会越来越严重,极端高温天数也会越来越多,到本世纪末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将持续升高,世界主要城市气温或将达到“令人震惊的水平”。例如,法国巴黎夏日平均气温可能将从现在的22摄氏度上升至29摄氏度,中东地区的多哈和巴格达等城市高温可能“超乎想象”。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与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联合编制的一份报告也表明,持续的气候变化将给亚太地区国家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到本世纪末,亚洲大陆的气温预计将大幅升高。

  据这份题为《处于危险中的地区:亚太地区气候变化的人文因素》的报告称,亚太地区部分国家可能会面临更加炎热的气候。气温上升将导致该地区天气系统、农渔部门、陆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国内和区域安全、贸易、城市发展、移民和卫生方面发生剧烈变化。这种情况甚至可能对该地区的部分国家构成威胁,并使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的希望消失殆尽。

  报告还指出,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还将推高亚太地区的粮食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在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到2100年,水稻减产的幅度可能将高达50%。到2050年,即使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乌兹别克斯坦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预计都将减产20%至50%。此外,到2050年,由于南亚的粮食进口成本可能会由每年20亿美元增长到150亿美元,粮食短缺可能会使该次区域营养不良的儿童人数增加700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由于气候变化,到2050年,亚太地区因高温死亡的老年人预计将增加52000人左右。与疟疾和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有关的死亡案例也可能有所增加。此外,气候变暖还可能危及能源供应,加剧能源不安全局势,这主要体现在继续依赖不可持续的化石燃料、火电厂因缺乏冷却水而减少发电量、水电站因下泄流量不确定而间歇运行等情况。

  亚行主管知识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副行长班庞·苏山多诺表示,“全球气候危机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亚太地区正处在危机的核心。亚太地区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贫困人口,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如果不迅速、坚决地采取气候变化减缓及适应措施,亚太地区将极有可能陷入更严重的贫困和灾难之中”。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虽然预测的情景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所有这些预测都建立在最新的气候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展示出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未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给人警示。(本报记者 陈 颐)

(责任编辑:于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