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能源转型需技术政策“双保险”

2017年06月28日 0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轶辰

  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初发布的《2017年全球风险报告》显示,环境是全球风险格局中的核心风险,未能调整和减缓气候变化风险,被首次在调查中列为发生概率高、影响力大的风险之一。在6月27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战略动态:能源系统”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能源应加速向清洁化转型,这种转型离不开能源技术和国家政策的双重保障。

  “当前能源市场处于过渡阶段,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取得了60%的大幅增长,煤炭消费连续两年降低,总体碳排放量没有变化,这样的数据说明我们在能源控制上有进步。”BP(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杨筱萍说。

  数据向好的背后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持续下降。美国Stem Inc.公司CEO约翰·卡林顿表示,规模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很多新能源技术的成本在快速下降。随着电动汽车使用效率的变化,二级能源的使用市场在2年到3年内会非常重要。

  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在与传统能源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位置。“为了达到《巴黎协定》的规定,我们还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比如增加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能效,同时增强对创新型能源公司的投资,帮助其能源技术商业化。”杨筱萍认为,技术创新将是增强清洁能源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德国电动车的推广上起到重要推力作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使机械之间以最优方式自动交易。”德国能源公司Innogy SE区块链专家卡斯滕介绍说,通过区块链实现数字化,德国所有的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充电桩和充电桩之间都能够连在一起,实现交互。这一技术使车辆交易、用能成本大幅下降。

  “中国现在有特高压输电技术和先进的调峰技术,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发电小时数仍然不够。”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看来,政策对于引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非常重要,对于新增新能源装机,政府需要引导企业到能源需求地建设分布式电站;对于现有电站,则需要强制确定可再生能源上网的比例。

  卡斯滕说,中国发展新能源是采取“从上往下”的做法,德国则是“从下往上”的政策,比如政府通过补贴,让偏远地方家庭也买得起太阳能板,并能享受税收优惠等。

  在政策方面,碳交易被认为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在有很多非常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但由于成本太高没有普及。如果有一个经济性碳价,能源过渡将更具有持续性和激励性。”杨筱萍认为,一旦确立了碳价和最低碳排放标准,有些工厂如果达不到最低水平,需想办法降低,否则将付出额外费用。

  “中国正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绿色电力证书也开始交易,明年还有强制配额制度。传统能源公司不转型将越来越困难,虽然转型不易,但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必须的。应研究好的政策,使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林伯强说。(王轶辰)

(责任编辑:于跃)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