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科技创新要颠覆也要包容

2017年06月28日 07:2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轶辰

  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特别致辞:现在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继续发展,特别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催生着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业态,人类在过去任何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当中,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更多的机遇。但是如果举措不当,那么也会在增长当中带来包容性不足问题。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在创新中催生出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就这样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自然成为达沃斯论坛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达沃斯会场上从来都不缺乏新科技的基因。今年的夏季达沃斯同样展出了不少面向未来的“黑科技”,这些前瞻性的发明未来很可能将在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事实上,从蒸汽机到电力再到互联网,人类世界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生产力和文明的巨大进步。这一轮工业革命呈现出了融通发展的趋势,速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也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从“互联网+”到“工业4.0”,从虚拟现实到无人驾驶,从量子通信到生物技术,从机器人到人工智能……这些最前沿的技术不仅仅是此次夏季达沃斯各个论坛的焦点,更已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些新科技不仅为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扑面而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多出原创性成果,努力赶超并站在世界前沿。同时还要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增强产业持续创新力,推动传统产能的转型升级和新动能不断壮大,为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创造不竭动力。

  不过,在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重视新科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公平性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年初发布的《2017年全球风险报告》分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加剧全球风险的可能性。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最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规模的发展已经导致了一些行业的失业问题。

  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我们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的同时,更应该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指导意见等措施,保护相关企业和个人利益,同时,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以赢得新一轮科技战的主动权。对于中小企业,政府应加强新技术的普及宣传,帮助其了解并应用新技术;对于个人,政府应通过培训等措施,帮助劳动者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这是最大限度发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王轶辰)

(责任编辑:于跃)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