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世贸组织认定美国华盛顿州违规补贴波音公司

2017年06月14日 0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陈建

  从历史上看,通过世贸组织解决贸易争端往往需要耗时数年之久,但其结果往往被接受为国际法规实施的重要依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国际贸易和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态度,以及美欧航空业矛盾的尖锐性,都使得这一裁决的执行前景更加引人关注。

  以波音和空客两大航空巨头为焦点的美国和欧盟间航空业反补贴争端再起“硝烟”。近日,世界贸易组织针对美国波音公司补贴案执行情况发布裁决报告,认定美国华盛顿州仍存在对波音公司的违规补贴行为。但世贸组织同时裁定,欧盟在此案中指控的其他涉及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宇航局以及国防部等的补贴行为已不再对空客公司商业利益构成重要影响。

  世贸组织在报告中说,美国华盛顿州针对波音公司实施的减税政策致使空客家族的A320neo和A320ceo系列飞机在大型民用飞机市场蒙受重大损失,同时对A320ceo出口至美国和阿联酋等市场造成巨大阻力。这一政策违反了美国在2012年作出的将遵照执行波音公司补贴案相关裁决的承诺。

  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航空业反补贴争端由来已久。实际上,1992年美欧曾针对大飞机贸易和补贴达成协议,同意将政府补贴限制在研发成本的三分之一以内。当时空客公司市场占有率远低于波音公司,但随后空客公司出货量迅速上升,并于2003年超过波音公司。2004年10月6日,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指责自1968年起,欧盟及其成员国——法国、德国、英国和西班牙向空客公司提供非法补贴。随后欧盟以牙还牙,反诉美国对波音公司提供巨额非法补贴,从而拉开了长达10多年互诉的序幕。

  2011年,世贸组织专家组认定,欧盟和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总共为空客公司提供了近220亿美元补贴,给美国航空业造成数百亿美元损失,并要求欧盟在6个月内取消非法补贴。世贸组织称,如果没有过去欧盟补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空客公司颇受欢迎的最新客机A350根本不会飞上天空。2012年,世贸组织又作出另一项裁决,认定美国华盛顿州、堪萨斯州、伊利诺伊州等地方政府和美国宇航局、国防部、商务部等部门长期通过税收减免、研发支持等方式向波音公司提供帮助,构成非法补贴行为。美国随后表示愿意遵照执行判决,时限为6个月。2016年11月28日,又是在欧盟提起的诉讼中,世贸组织再次裁定,美国政府通过减税优惠的方式向波音公司777X型商用宽体客机制造和销售提供补贴,违反了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构成非法补贴行为。但与此同时,世贸组织驳回了欧盟的其他6项申诉,也未具体说明美国向波音公司提供补贴的金额。

  在此次世贸组织最新裁决中,美欧互有胜负,因此也反应不一。空客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恩德斯发表声明说,这次判决是“商用航空领域公平贸易的一次伟大胜利”,并强调世贸组织必须清楚表明,“没有政府和企业能逃避它们的国际责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发表声明称,该项判决对美方来说意味着“重大胜利”,因为世贸组织驳回了欧盟针对美国联邦和州级别补贴项目29项指控中的28项;针对惟一一项仍受质疑的补贴项目,美国表示准备继续申诉。由此看来,美欧航空业反补贴争端战远未落下帷幕。

  从历史上看,通过世贸组织解决贸易争端往往需要耗时数年之久,但其结果却又往往被接受为国际法规实施的重要依据。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其对国际贸易和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态度以及美欧航空业矛盾的尖锐性,都使得这一裁决的执行前景更加引人关注。(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陈 建)

(责任编辑:于跃)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