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本质上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清晰地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干预、强化协调。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都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并以此作为提振本国经济增长的手段。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努力创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稳定投资者信心,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无论从发达经济体的市场经验看,还是从我国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地方实践看,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都已成为当前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实,营商环境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由于涉及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事关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与质量,营商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舆论高度关注的热词。近日,《经济日报》以“改善营商环境 稳定市场预期”为主题连续刊发了四篇报道,系统梳理了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减税降费、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等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从读者反馈看,上述问题直击市场痛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并就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化协作共管、清理口岸不合理收费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此举将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本质上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之间相辅相成,需要协同发力、优势互补。优化营商环境,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做“甩手掌柜”,而是要合理清晰地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干预、强化协调,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要切实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透明的政务公开体系,推动政府管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同时,要加快推进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运用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切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关键在于切实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众所周知,在构成企业竞争力的众多因素中,除生产要素成本这一项外,交易成本的高低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应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企业办事流程上的“减法”,换回更多市场活力的“加法”;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切实保护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营造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客观上看,当前我国的营商环境比过去有了较大改善,但依然存在着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都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并以此作为提振本国经济增长的手段。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强化“领跑”意识,用更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赢得市场,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