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民营资本走进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获口碑

2017年05月17日 14: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鹏盛工业园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休闲文化公园。鹏盛工业园供图。

  中国经济网塔什干5月17日讯(记者 李遥远)近年来,由中国温州市金盛贸易有限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投资创建的鹏盛工业园发展势头良好,成为了中国民营资本走进乌兹别克斯坦的成功范例。

  据鹏盛工业园总经理王兴和介绍,该项目于2009年3月获中国商务部境外投资许可证并于当年9月正式动工建设,现已建成包括标准厂房、办公大楼、员工宿舍以及后勤服务中心在内的建筑逾16万平方米,同时还建成铁路专用支线、天然气变送站、变电站、污水处理系统、产品检测中心和海关监管仓库等完善的配套设施。从事瓷砖、皮革、鞋类、龙头阀门、卫浴、宠物食品等产品生产的10余家企业已正式入驻经营,现有员工总数约1500人,包含1300余名乌本土员工。2013年,园区被乌政府批准为吉扎克自由经济区在锡尔河的分区,2016年被中国商务部确认为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一路见证鹏盛工业园发展的园区工会主席艾哈迈多夫认为,“鹏盛的成功并非偶然,之所以能取得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深远的商业计划。”的确,早在项目启动前数年,这家温州企业在考察乌国市场时便从中乌友好大背景以及乌经济潜力中看到了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巨大空间。王兴和说,“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惠的能源价格、高性价比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人口决定的市场规模都很具吸引力,而我们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以及充裕的资本。”

  如今,曾经的规划历经筹备和建设阶段已变为现实,上述优势也正为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园区皮革、水龙头、阀门等多数产品实现了就地取材,优惠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以及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作为中亚的人口大国,乌国内市场本身对瓷砖、鞋、水龙头等消费型产品就有着旺盛的需求,而乌国独特的区位优势也为产品出口到中亚、独联体地区乃至欧洲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王兴和看来,当前这些落地的项目正是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当鹏盛通过整合资源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园区生产的优质瓷砖、水龙头、卫浴、宠物食品等都填补了本土生产的空白,不仅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参观园区各条生产线时,本土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十足干劲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王兴和表示,乌方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学习能力也很强,通过专业培训能很快熟悉中国数控设备的操作,掌握浇筑、电焊等手工技术。另外,为进一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园区内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一是从国内引入先进的指纹和面部识别系统用于科学记录员工考勤;二是实行计件工资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三是实行“评优评先”机制并为先进生产者提供去中国接受培训和考察的机会;四是将工资与工龄挂钩,为员工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保障以让员工安心为企业服务。

  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这一点艾哈迈多夫清楚地看在眼里,“我经常和员工们打交道,总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自发学习汉语,经常和中方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和谐的工作氛围不仅促进了生产,也让两国员工的心紧密相连。”一位名叫纳西尔的老员工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在中国师傅的指导下,我一直在进步。只要鹏盛在乌发展,我就会一直干下去!我还打算让孩子学汉语,将来也来鹏盛工作。”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鹏盛工业园也始终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截至目前,鹏盛慈善基金会已向乌社会各界捐款超过230万美元。为给员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和文化娱乐的场所,鹏盛工业园去年和中国驻乌使馆共同出资在园区对面启动了生态公园的建设,公园不仅配备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泳池、篮球场、排球场以及各种健身器材,还包含中式特色的长廊和建筑。同时,还将规划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用于对企业员工和周边优秀青年的语言和技能培训,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中乌两国民众的文化交流。据了解,公园建设预计将于年内完成,届时将会有效改善周边居民文化休闲的条件。

  追求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让鹏盛工业园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王兴和告诉记者,“当地人常管我们叫‘中国工厂’,在他们眼中我们代表着中国形象。我们对此深感荣幸,同时也十分珍惜当地民众对我们的认可。我们希望借中乌共建‘一带一路’的契机把园区做得更好,为带动当地社会发展以及促进中乌友好作出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林秀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