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欧洲高等商学院首位华裔校长: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

2017年05月16日 14: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副校长刘国坚教授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鸿涛 摄

  中国经济网5月16日讯(记者李鸿涛)近日,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宣布,经过严格的考核与投票,刘国坚教授最终当选为该校副校长,主管学校教务工作,也成为近年来欧洲首位华裔校长。就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发展理念、与中国高校合作情况及未来发展设想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了刘国坚教授。他表示:“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国际化商务精英,随着与中国高校合作层次与领域的深化,将为未来中欧经济文化合作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国际化人才支持。”

  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商学院,始建于1819 年。伴随着柏林、伦敦、马德里、巴黎、都灵和华沙等六个分校区的相继建立,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成为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能提供全球化视角的跨文化商业管理院校。在谈到该校教育理念时,刘国坚教授表示,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创立了“学、获、行”(LAB)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首先,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建立全面的理解体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创新与批判思维适应当前国际化背景。其次,通过有益的实践如参与实习、国际企业项目等获取丰富专业知识与经验,并积极与校内专家、导师交换意见。最后,引导学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成为人文主义的领导者,使他们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刘国坚教授还表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将更加凸显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国际化学术背景,包括国际化的生源体系与师资力量。二是多样化教学路径,通过其在欧洲的六个分校区促进学生的国际化流动与学术交流。三是多元化学术内容,在传统的商科教学中加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大数据及物联网等内容,通过学院下设的应用研究中心,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四是注重创新精神,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使之能够更加适应于现代社会。刘国坚教授还指出:“我们非常希望未来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来我校就读。当前,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平均每年招收400名中国留学生。未来三年,为吸引更多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我们将招生计划提升到每年600名,并为此提供更多的中文师资力量。”

  刘国坚教授表示,未来,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还将不断拓展并深化与中国知名高校的合作。他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欧商学院等11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当前,ESCP 欧洲高等商学院正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中国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正共同商议创立全球性项目,致力于将商务、文化、外交等科目与管理、文化及国际关系等高潜力项目进行深度融合。”2017年3月,刘国坚教授还与法国欧洲高等商学院秘书长艾蒂安-德梅(Etienne Desmet)访问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并在国家汉办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支持下,配合中法人文交流机制,商议建设孔子商学院事宜。双方就共建孔子商学院的申请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并就合作培养人才达成了新的共识。刘国坚教授表示:“该合作项目不仅有效推动了商务语言和文化语言的培训,更为促进中欧商业与经济往来提供人才基础,将提升双边商务合作领域的整体实力,并对未来中欧的商贸、文化及经济往来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刘国坚教授表示:“当前,尽管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期,但总体增速仍保持高位,其向国内消费与创新领域的侧重及在数字科技、物联网、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将为未来经济发展赋予巨大潜力。同时,中国近年在可持续生态系统与商业模式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增加了未来的商业机遇。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将充满光明。我们愿意与中方一道共同为全球化发展计中欧双边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责任编辑:林秀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