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博鳌亚洲论坛为全球化注入新理念新动力

2017年03月26日 08:33   来源:经济日报   杨忠阳

  “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在25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与会嘉宾共鸣,让本已高频的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两大热词再度升温。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然而,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大挑战。这一挑战就是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福田康夫在开幕式上所指出的“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势头”。

  无风不起浪。表面上,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沉渣泛起,是因为少数发达国家要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过去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发展理念和治理结构,与全球化经济发展已不相适应,与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相适应。全球化是人类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化、大趋势,要重振信心,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真正惠及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就必须注入新理念和新动力。

  新理念哪里来?来自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1月份,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全面深入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不仅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更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大智慧和宽广胸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这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顺应世界民心之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新理念引领下,全球化将会迎来新的曙光和转机。

  新动力哪里来?来自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更为迫切的愿望,而且目前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动力强劲。

  敞开心扉,才能拥抱世界。事实上,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目前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已成为中国版的全球化实践。“如果各国能够做到共商、共建、共享,把各自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目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以推进,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又何尝不能实现呢!”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这句话,道出了与会者共同的心声,更值得我们期待。

(责任编辑:苗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