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瑞将创造更多达沃斯“经典案例”

2017年01月15日 08:25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陈 建 李鸿涛

  在瑞士著名景点少女峰上,中瑞两国举行文化交流活动。本报记者 陈 建摄

  提到瑞士,最先印入脑海的一定有云霞中唯美的少女峰和阳光下耀眼的日内瓦湖,但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还是这个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家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人均GDP始终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财富达到64.8万美元。即使在欧洲遭遇经济低迷的阴郁时期,这个毗邻阿尔卑斯山麓的中欧国家依然保持着强劲活力。据瑞士联邦经济总局近期公布的冬季经济增长预测报告,2016年瑞士GDP增速将达1.4%,今明两年将分别为1.8%与1.9%。瑞士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瘠的国家,其出色的经济表现彰显着全球化背景下瑞士人的“生意经”。

  平和开放的生活哲学

  瑞士素以制造业发达闻名,瑞士手表更成为其制造业的代名词,精密稳定、完美极致的“瑞士标签”为其产品带来了巨大的附加价值,这与瑞士人勤奋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瑞士人在生活中则更多地展现出平和与开放的生活哲学,以负责、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也许是因为风景秀美、游客众多,这在瑞士东部的达沃斯小镇展现得更加突出。记者在达沃斯街道上经常能看到当地居民热情地彼此问候,即使陌生人也是如此,他们还会耐心地解答外来游客提出的问题,有时为游客指路甚至会精确到米和分钟。

  理性灵活的发展理念

  瑞士能够从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小国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经济强国,与瑞士人理性、踏实的发展理念息息相关,这也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瑞士模式”。达沃斯当地最大报纸《达沃斯人》报记者芭芭拉告诉记者:“很多瑞士人在工作与经营中始终坚持理性与灵活的原则,比如很多达沃斯当地居民在旅游旺季会将自家房屋出租给外来游客,抓住‘假期经济’这一难得机遇。很多餐厅由于假期人力成本高昂及员工休假等原因会在这段时期临时雇佣其他餐饮团队,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经营利润。”理性的发展评估使其能够抓住更多机遇,用灵活变通的方式规避风险,使发展更具活力与可持续性。

  创新融合的超前概念

  经过多年经营,世界经济论坛已成为瑞士的“金字招牌”。上世纪70年代,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就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当时“超前概念”的重要性。1971年,时任日内瓦大学教授的施瓦布邀请了400余位欧洲工商界人士在瑞士发起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正式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讨论领域逐渐由企业管理拓展至全球经济发展及社会事务。如今,世界经济论坛已成为世界级的“思想交流平台”,并对改善世界经济、社会、政治状态发挥着重要影响力。同时,施瓦布先生还不断为论坛注入新的“超前概念”。2016年1月份,施瓦布先生曾出版《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的思考,推动人们摒弃“固步自封”的局限思维,以创新、融合的态度促进共同发展。

  瑞士中小企业联合会理事长比格勒先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论坛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就发展机遇与责任展开讨论的平台,并能促进更多积极协定的达成。中瑞自贸协定就是两国官员通过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沟通协调的,并为未来协议的达成奠定了基础,成为达沃斯的“经典案例”。

  瑞士人平和开放、理性踏实、创新融合的“生意经”与中国当前经济转型中逐渐形成的“新增长模式”异曲同工,相信未来两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有益互动与合作将创造更多达沃斯“经典案例”。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创新模式将为世界经济的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的“生意经”。

(责任编辑:苗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