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国家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推进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产能合作,有助于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实现从“共饮一江水”到“命运共同体”的华丽升级。
产能合作互利双赢。对于中国来说,湄公河地区是中国塑造和谐周边、打造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条件最好的区域。对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湄公河国家而言,发展经济是民心所向,是政府施政重点,更是整个地区的主旋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以孤立主义、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湄公河各国期盼加强对华经贸合作,承接中国的优质产能,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对世界经济而言,湄公河国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助于树立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球化、区域化的典范,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和示范效应。
双方合作已有相当根基。湄公河国家总体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外资外贸依赖较大。长期以来,中国与湄公河5国一直保持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国际产能合作已具有一定的基础。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中国逐渐发展成为湄公河国家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产能合作的成果日益丰硕。截至目前,中国对湄公河5国累计投资总额达到488亿美元,是缅甸、柬埔寨、老挝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国。
“澜湄机制”提速产能合作。2016年启动的“澜湄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的新机制、新实践和新平台,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就次区域层面而言,“澜湄合作”机制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进入到了一个6国自主全面深化发展新阶段,为该区域合作的全面拓展和深化带来更强劲的动力和更丰富的内涵,促进区域内各国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中国与湄公河5国共同发表的《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明确将产能合作作为湄公河区域合作的优先发展方向。双方一致同意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框架和发展实际,依托交通互联互通和产业集聚区平台,优先推进产能合作。这显示了澜湄6国通过开展产能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也意味着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产能合作步入了发展新阶段。
最近,中国与湄公河5国的产能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例如,中国与柬埔寨今年签署备忘录,决定在基础设施、加工制造、工程机械、电力建材和通信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老挝决定将其“八五”规划与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对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该国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欢迎中国向其提供能源制造、农业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产能合作正在驶入快车道。(徐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