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首届中日韩经济与产能合作论坛在东京举行

2016年12月05日 20: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日韩经济与产能合作论坛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海河 摄

  中国经济网东京12月5日讯(记者 苏海河)以“中日韩共同开拓第四方合作 开启互利共赢新模式”为专题的首届中日韩经济与产能合作论坛12月5日在日本东京联合国大学举行,中日韩三国官员、学者和跨国企业代表围绕三国如何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新市场,培育经济共同增长点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作主旨发言。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海河 摄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在致辞中指出,去年11月在首尔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的《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肯定了三国企业在第四方市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产能合作正在不断加深,并一致同意继续加强在第四方市场加强产能合作。本次论坛就是落实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的重要举措,旨在搭建中日韩三国智库、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并为三方共同投资第四方市场探索方式和途径。 

  曹文炼指出,中日韩是亚洲重要国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贡献了亚洲经济增量的70%和世界经济增量的36%,堪称世界经济版图和国际经贸合作的稳定增长极。三国地缘相近,优势互补,近年来经济合作不断深化。2015年,三国贸易总额达到6257亿美元。截止2015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达到1030亿美元,是中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韩国累计投资637.2亿美元,是中国第四大投资来源,其中日韩企业33%投资制造业领域,60%投资高技术和服务业领域。近30年来,中日韩三国在优势互补领域展开深入务实合作,堪称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这些合作为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日韩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了空间,截止2015年底中国对日本累计投资17亿美元,中国对韩国累计投资30.4亿美元。 

  曹文炼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后通过 “引进来”“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有效承接了国际产能向中国的转移,逐渐发展形成了产业门类全、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体系。日韩作为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工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中日韩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共同开展第四方市场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多方互利共赢。 

  国务院共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罗汉提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企业主导、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原则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思路,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共赢,从单一产业落地到多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内涵和外延。 

  日本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理事长清川佑二表示中日韩三方合作关系在世界大潮中不断向前发展,该组织参与的关于日中韩自贸区学术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并启动三国关于东亚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的论坛,日本企业界对促进日中韩产能合作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期待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能够持续举行并取得积极成果。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主任研究院江原规由希望中日韩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新平台充分结合,取得最佳经济效果。 

  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日本地区本部长赵恩镐表示,中日韩经济合作对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自由化意义重大,三国企业界在制造业、服务业、技术研发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一定经验,期待今后进一步扩大并深化合作。 

出席论坛研讨会的嘉宾合影。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海河 摄

  会议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日本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共同主办。三方一致同意深化合作,最终推动政府间合作的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于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