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规划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先行国,德国非常重视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的官方网站这样描述:“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政策和社会机遇,因此这也是德国工业面向未来的一项主题。”
2009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规划》(NEPE),这份由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MWi)、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BMVI)、环境部(BMUB)以及教育和科研部(BMBF)共同负责制订的规划,旨在推动德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并大力开展电动汽车在德国的推广普及和商务应用开发。NEPE中指出德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德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达到100万辆并使德国发展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引领者;到2030年至少达到500万辆;到2050年,城市交通基本不再出现化石燃料汽车,意即,电动交通网络将覆盖德国所有城市。
2010年5月,联邦政府成立“国家电动汽车平台”(NPE),由来自工业、科技、政策等部门的代表组成。为实现2020年的目标,NPE提出了德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年至2014年的市场准备期,在这一阶段,通过一系列研发项目对电动汽车进行推广与普及;第二阶段是2015年至2017年的市场加速期,充电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供应量在这一阶段得到明显扩充;第三阶段是2018年至2020年的市场成熟期,德国电动汽车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NPE定期发布《电动汽车进展报告》,总结德国电动汽车当前发展状况并对后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主要措施
(一)财税政策
1.税收方面,德国法律规定“传统化石燃料汽车需根据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发动机排量缴纳年度保有税”。为向消费者普及电动汽车,德国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在2011年5月到2015年12月之间购买的电动汽车,免征10年保有税;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之间购买的电动汽车,免征5年保有税。保有税优惠结束后,德国政府将根据电动汽车重量征税,但税金额度仍将低于传统燃油汽车。
2.德国政府出台购买补贴政策(称作“环境补贴”),于2016年6月2日正式实施,计划向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总计12亿欧元的补助,以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其中每辆纯电动汽车的环境补贴达4000欧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3000欧元,并规定可获补贴的电动汽车标价最高为6万欧元。
(二)研发支持
德国政府通过发起“视窗”计划和“灯塔”计划,让更多的科研机构、大型企业以及众多中小企业参与到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中,旨在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并支持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发展示范与试验项目,提供资金达22亿欧元(到2017年)。“视窗”计划的实施期从2012年末到2016年末,项目的前三年联邦政府投入资金达1.8亿欧元,支持了90个项目(涉及从家用电动汽车各领域的不同解决方案到商用电动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与“视窗”计划的全方位展示和推广不同,“灯塔”计划专门为不同领域的创新型技术提供资金,自2012年以来共表彰了22个项目,包括驱动技术、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电网、循环与资源效率、信息与通讯技术等领域。
(三)其他方面
1.统一充电标准。德国于2016年3月17日正式实施《充电基础设施条例》(LSV),条例明确规定了充电接口标准以及充电设施安装、运行的最低要求,规定所有新安装的充电桩必须至少满足欧盟充电接口标准。
2.完善充电设施。联邦政府投资3亿欧元用于改善充电基础设施,其中2亿欧元用于快速充电设施,1亿欧元用于普通充电设施。
3.公共采购倡议。联邦政府提出目标,未来联邦政府车辆(公务车)的20%将是电动汽车,并为此提供了1亿欧元的资金。据2016年5月数据显示,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以20.83%完成了这一目标。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15年底,德国电动汽车保有量不足6万辆,与2020年100万辆的目标差距甚远。尽管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滞后,但作为传统汽车强国,德国汽车制造商的研发能力使得本国电动汽车产品具备较高的国际竞争力。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官网指出,到2016年初,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35款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这一数据明显高于国外汽车制造商推出的电动汽车类型(16款)。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欧盟范围内推荐的电动汽车与公共充电点比例为10:1。据官方统计数据,截止2016年年中,德国范围内总计6517个公共充电点供消费者使用,与2015年年末的数据相比提高了10%。电动汽车保有量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比例也达到了欧盟的推荐数据。
译者简介:徐媛,工科学士,毕业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曾在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等领域的政策研究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主要成果: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意大利环境领土与海洋部在工业节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参与工信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委托的多项课题研究工作等。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徐媛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