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表示,有报告指出,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已连续三年持平,这对全球环境来说似乎是个好消息。但是,该排放量却并不足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据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组成了一个碳预算报告编制团队,该团队近期发布的《全球碳预算报告》估计,2015年起,致使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保持在363亿吨(Gt)水平;预计,2016年略有上升(上升比例仅为0.2%)。
该研究负责人、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学者Corinne Le Quere表示,经济强劲增长时期,碳排放增长率三年间几乎无变化,该情况史无前例。
该原因主要源于中国煤炭消费量的减少,不少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煤炭消费量的减少达到前所未有的突破。
全球碳排放量在2004年至2013年迅速上升,年均增幅约2.3%;自2014年起,该数值降至0.7%。
Le Quere表示,上述现象是个好的前兆,有助于解决困扰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不过,就目前来看,该减少量远远不够。
研究发现,排放量不能仅处于持平状态,世界各国应竭力在全球协议上达成一致,力争将全球气温增幅控制在高于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3.6华氏度)的气温水平。当然,该标准不易获得,对抗全球暖化目标,各国仍需不断努力——截至2030年,每年需减少0.9%的排放量。
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仍在持续增加,报告显示,2015年,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达23千兆吨二氧化碳(23 GtCO2),2016年预计将再攀升至25千兆吨二氧化碳。
配额用尽
据悉,该分析结果已于摩洛哥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期间,公开发表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一年前,各国气候特使聚集在马拉喀什,希望通过多方努力,成功签署“巴黎协定”,通过大量减少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有效对抗全球变暖。
新的报告显示,1870年至今,人类已排放2075千兆吨二氧化碳气体,仅2016年就增加了40千兆吨。
专家表示,目前“已用超三分二的碳排配额来确保全球暖化水平低于二摄氏度,按照目前碳排放水平计算,剩余碳排配额只够维持不到30年时间”。
根据所谓《巴黎协定》前身——《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表示,富裕国家必须实现减排目标;由于仍需大量煤炭和石油等燃料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发展中国家未被严苛要求。
虽未受《京都协议书》目标约束,中国也已尽可能快地“远离煤炭”。主要原因在于,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2005年至2014年,中国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为5.3%,2015年,该增幅下降了0.7%,2016年,又下降0.5%。
该报告表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也从另一方面反应了全球趋势。
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是美国,据悉,美国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6%,预计2017年将继续下降1.7%。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曾威胁要“取消”巴黎协定,这对马拉喀什会谈产生了较大影响。许多人担心,美国将放弃其减排目标,这无疑将严重损害其自身及全球利益。
译者简介: 李肖,经济学、管理学双学士,就职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自贸区与对外投资研究所,主要从事全球区域经济战略合作,研究世界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形势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动向。牵头《中韩产业合作研究》、《研究提出中韩制造业合作备忘录具体落实工作方案和建议》等研究,参与《当前主要经济体工业和信息化财经政策动向跟踪》、《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美国投资百问》等多项课题。
译自:2016年11月14日【新加坡】www.mysinchew.com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李肖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