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俄罗斯首次在国家层面谈到了俄罗斯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进行进口替代的必要性。这一题目从此引发广泛热议。大部分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公司对于像国产信息系统过渡的转型持怀疑态度。部分俄罗斯专家认为,向国产解决方案转型需要很多年,而且也仅可能基于开放代码基础之上的转型,因为国产的硬件设备,多年来一直都被认为是停留在落后于整个世界文明的水平之上。产业这种误导性的理解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并未全部弄清楚对国家提出的进口替代的最终目的。进口替代的目的是要降低对国外提供商产品的依赖性,但问题不是要完全拒绝进口(或是用国产产品代替全部进口产品),而是在外国技术因某种原因造成突然停止使用的情况下,不至于使我们的产业受到破坏。纵观当前的国际局势,这种风险已经不再是假设了。
进口依赖性
目前,事实上,俄罗斯所有电信网络均是在外国设备基础上建立的。这一事实隐含着很多国家层面的问题,可分为经济方面(支持和扩大设备生产的资金不足)和政治方面(制裁、产业脆弱性)。
技术主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重要性堪比国土主权。因此,在像“通信”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领域中,非常有必要分阶段逐渐将网络设施的基础替换为带有俄罗斯源代码的解决方案,并全面支持国产的电信生产设备。所以,进口替代现在不再是一个时髦的会谈主题,而应是由立法层面确定的一种迫切需求。
2016年9月26日,俄罗斯政府出台了关于调节所有政府采购的决议。这一文件直接国家和市政采购者担负起了购买由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制定的国产产品清单中产品的责任。如果投标者中有两个同类产品的国产厂商,则购买进口产品的可能性将被取消。
爱国主义者地位“相反”?
要获得国家的优惠政策,俄罗斯本土厂商事实上需要做很多不太可能的事情,如以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去占领终端消费者市场。俄罗斯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下:首先是刻板印象。多年以来俄罗斯并没构建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任何研发基础,因此在民众印象里,外国的要好于国产的。实际上,很多现在正在试图“赶超”的公司都要在很多指标上落后于世界领先公司,这种落后主要与苏联时期实施非市场经济体制和随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型有着密切关系。
苏联时期的产品和服务均按照指令来进入市场,没有任何的竞争机制,而西方国家的公司进入市场则是按照产品质量-营销-价格政策的顺序进行,所以当这些在市场中身经百战的巨头公司进入到俄罗斯市场后,国产厂商只有成为了被碾压者。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我们的周围几乎都是外国厂商。
在理想的情况下,向市场化模式转变的过程应是平稳的。如果国家在早期阶段就对俄罗斯国产生产厂商进行支持,那么他们现在也有机会来应对当前市场中的竞争。随着国产厂商竞争力的增长,俄罗斯也将出现更为强劲的全球性巨头公司。但这一切都没有在俄罗斯发生,我们只是打开了国门,把我们难以与之竞争的对手请了进来。
互联网上的“零件”
俄罗斯目前的互联网市场正在遭遇较为困难的发展阶段。我们试图依靠国外最好的产品和技术去培育最完美网络的愿望遭遇了财政问题。所有这些网络基础均来自和依靠进口。以美元为成本,却以卢布为收入。进口的基础设施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维护、扩展、技术支持和软件更新。随着美元兑卢布汇率的不断增长,所有这些开支正在成倍的增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拥有上百上千个路由器的国家级大公司的日常开支要涨到何种程度。而且小型公司也并不轻松:网络价格已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达到世界最低水平,这一价格得益于顶级公司的支撑。提高这一差价是不可能的,否则开支就会增加。
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大幅缩减使用美元结算的途径,但完全摆脱美元是不可行的,因为部分网络流量我们是在国际平台中购买而得。但在其他方面是可以考虑的,如果运营商的收入以卢布来结算,那么主要的开支也将以卢布来结算。
令人鼓舞的是,国内市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果说两年前,俄罗斯公司在谈进口替代时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么现在这一构想已经在IT领域为长期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
替代进程已经开始
“依靠西方”的“不归路”已经成为过去,俄罗斯的采购者们甚至在经济制裁之前就不再给予西方提供商公司如此的信任了。缩减供应和服务的支持将会对网络性能造成威胁,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国家银行或是国防企业的网络突然瘫痪会是什么样的灾难?这种想象令人们难以平静,我们所依靠的西方提供商公司理论上可以采取任何措施来打击我们的网络,甚至包括远程切断设备的所有接口。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本质恶劣,而是因为他们需服从于自己国家的法律,他们的法律有规定禁止向列入制裁名单的采购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违反法律者将罚以美元,而不是卢布。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涉及的领域包括:政府机构、国防工业综合体、石油天然气公司和其他联邦机构。这些机构运行着上百万的通信站、大量的服务设备接口以及国家每年对其设备安全性和服务而付出的巨额投入。提供这些网络设备和服务的西方公司在每一次更新版本之前均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其解决方案中的薄弱点。如果使用者去注册更新,则可能将成为网络攻击的靶子。而且,黑客们甚至熟知被列入制裁清单中的对象。
将现有网络逐渐替换成为以俄罗斯开源代码软件为基础的网络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替换的时间问题。首批即将进入替换工作的是国家机构,其次是商业公司。目前,俄罗斯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本土生产的路由器和其他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在性能和协议支持和标准等方面并不逊色于西方同类产品。在价格上也要比进口产品便宜数倍,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如果区别不明显,为何要多花钱?”。
译自:2016年10月28日 【俄罗斯】pcweek.ru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张冬杨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