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俄网络媒体代表团登"红船"赏《船说》

2016年10月31日 13: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穆非

  图为俄罗斯联邦通讯与大众传媒部副部长阿列克谢·沃林(左二)与演员合影 中国经济网记者 穆非/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1日讯(记者 穆非) 中俄网络媒体论坛暨中俄新媒体青年领袖峰会于29日在广州落下帷幕。当晚,约120名中俄网络媒体代表在广州海心沙旁的“珠江红船”号上,欣赏了粤剧表演《船说》。

  SPB TV对外联络经理佩列佩利奇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这艘船带给我们在其他游船和剧场完全享受不到的独一无二的观赏体验。《船说》里面有一段《月园花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粤剧曲调真是太美妙了。”

  中俄网络媒体代表团欣赏粤剧表演 中国经济网记者 穆非/摄

  《船说》作为有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用独特的表演方式,将戏剧、舞蹈、音乐、杂技等结合起来,并采用机械臂、3D全息投影等高科技表现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粤剧的风采。《船说》讲述的是百年前的广州,红船戏班里一个戏比天大的文武生和三个深爱他的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据介绍,红船是粤剧的象征。“珠江红船号”则是广州珠江段最大的一艘游船,船头借鉴了1937年至1967年间“广州第一高楼”爱群大厦的建筑元素,有珠江上的流动剧院之称。

  中俄网络媒体论坛暨中俄新媒体青年领袖峰会由中俄媒体交流年中方组委会秘书处、俄罗斯联邦通讯与大众传媒部指导,中国日报网主办,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和广播协办。

  中俄网络媒体论坛作为中俄两国网络和新媒体交流合作的权威平台,未来将建立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媒体交往、内容互换、联合采访、共办研讨、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增强合作,扩大交融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全面促进和深化两国在互联网和媒体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中俄网络媒体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责任编辑:苗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