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际舆论认为人民币将助力全球经济治理

2016年10月01日 07:0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10月1日,人民币将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对此,国际舆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是对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认可,将有力推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德国《世界报》报道称,“入篮”有助于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有利于防止资本外逃,且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信心。在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人民币纳入SDR将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德国之声报道称,随着人民币“入篮”,美国作为唯一世界货币的时代将缓缓地走向尽头。一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这项决定开始实施,大约会有1万亿元人民币将流向债券市场。届时,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规模可能跃升至逾5600亿欧元。“入篮”使人民币向国际货币和外汇市场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是毋庸置疑的。

  法国总统奥朗德明确表示支持人民币加入SDR,并愿以此为契机共同推动对国际金融机构实行必要改革。法国财政部长萨潘也对人民币“入篮”表示支持,认为应促进新的国际货币系统转变,使其更好地反映欧元和人民币的地位。

  渣打银行研究报告认为,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是对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认可。人民币“入篮”后,中国将会迎来大规模资金流入。其中,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产头寸调整就将带来3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外国央行、储备管理机构和主权投资基金等公共部门也将逐步跟随特别提款权构成逐步增持人民币资产。至2020年,外国公共部门增持人民币资产带来的资金流入在每年780亿美元左右。上述跨境资金流动将成为平衡中国资本账户的重要利好因素,也将推动中国国际收支账户更接近均衡状态。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人民币10月1日正式“入篮”,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升,正式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人民币“入篮”后,新的货币篮子权重是:美元占41.73%、欧元占30.93%、人民币占10.92%、日元占8.33%,英镑占8.09%。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贸易结算、投资和储备三步走进程宣告完成。受访分析师认为,这将鼓励更多外国央行增持人民币资产。报道还称,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似乎锐不可当。截至今年7月份,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目前也是亚太地区第二大最常用的支付货币。此外,中国日前宣布在纽约设立首家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弥补了国际人民币清算网络的重要空缺。

  文/本报驻外记者 王志远 李鸿涛 蒋华栋 刘 威

(责任编辑:吴新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