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聚焦G20]让实践来检验 用时间来证明

2016年09月12日 07:1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连俊

  9月5日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站上新的起点。对这次会议,全球舆论的关注与剖析已经很充分,毋庸赘述。不过,如果我们循着世界经济近100年来的发展脉络作一番纵横比较,“杭州共识”可圈可点之处仍有不少。

  首先,这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国在成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转型之后,第一次在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机构面前系统地展现自身的发展经验和全球治理方案。从一个积弱贫穷的农业大国成功转型为现代化工业大国,从人皆可欺的落后状态迎头赶上直至彻底扭转局面——中国的发展故事,是过去100年里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奇迹。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无论是想认真研究还是不情不愿接受的,都无法回避这套讲述中国发展经验和全球治理思路的中国方案。这次G20峰会为展现中国方案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也意味着中国向更全面深入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迈出了关键而重要的一步。

  其次,呈现在世界面前的中国方案,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治理方案。这个方案,不仅有对发展目标的顶层设计,也有对发展路径的不同考虑,更有对发展结果共享的全面安排。在当前各大发达经济体纷纷被各种问题弄得焦头烂额,无暇对全球治理提出整体方案的时候,中国方案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块空白。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及时回应。同时,这也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此外,中国呈现出的是一个全面的方案,但却并不是全部的方案。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本次峰会期间反复强调的,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方案的这种鲜明特征,区别于以往发展进程中那种有你没我、不死不休的“双输”局面,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这其中传递出来的关于“合”与“共”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在“杭州共识”出炉之后,世界最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面对这份中国方案?“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这番似有若无的“敲打”,却是接下来需要世界考虑的重大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则是呈现真理的最好舞台。相信那些已为实践检验过,并为时间证明了的中国方案,必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散发出更耀眼的光彩。(连俊)

(责任编辑:于跃)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