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工业综合体一直是俄罗斯传统上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的关键经济领域。苏联解体至今25年来,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国防工业综合体的发展,并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制定了多项国家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在资金和其他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16年4月,俄罗斯政府对外公布了工业和贸易部关于2015年国防工业综合体的发展情况。尽管整体上国家经济下滑并未对国防工业综合体造成重大影响,但俄罗斯专家却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出了国防工业综合体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并不理想。
2015年,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产出增长12.9%,同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自2011年以来,国防工业综合体产出共计增长了57.5%,低于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在2012年预设的目标22.5%。军用品产值2015年增长了19.7%,现代武器和军用设施在俄罗斯军事力量中的占比达到了47.2%,超额完成了武器规划中的指标(2015年底年达到30%)。
根据俄工贸部数据显示,2015年,国防工业综合体各领域的增长情况如下:航空——5.9%、火箭航天——7.6%、造船——16.3%、广播电子——32.6%、弹药和特殊化学工业——22.3%。另根据俄罗斯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特殊用途机械和设备产值同比下降了3.2%,轮船生产和维护增长6.3%,包括航空在内的飞行设备产值增长了8.1%,电子元器件、广播电视通讯电子下降了10.7%,测量、监测、实验、导航、操控和其他用途的仪器和工具产值增长了6.2%。考虑到上述所有行业均属于国防工业综合体范畴,工贸部与统计局在数据方面的差别可灵活参考。
2015年,军用产品出口额为145亿美元,同比下降6.5%,军用产品在俄罗斯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3%提高到了4.3%。国防部2015年完成了国防采购任务的96%。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鲍里斯夫指出,这是最近几年来国防采购完成指标最好的一年。但这其中有一项数额为2420亿卢布的逾期债务并没有计算其中,如果计算在内,那么今年国防部国防采购任务的未完成率不应该是3%,而是在13.4-13.9%之间。
根据工贸部数据,2015年,国防工业综合体新增机构14个,共计为1353个。国防工业综合体机构在俄罗斯各地区的分配情况并没有太多变化,约半数机构(44%)位于中央联邦区,其中莫斯科有315家,莫斯科州由111家;其次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236家)和西北联邦区(224个)。2015年,国防工业综合体机构共计对368个项目进行了资金投入,其中37个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具体涵盖的领域为:航空工业(16个项目)、造船(9个项目)、广播电子(5个项目)、普通武器和弹药及特殊化学工业(7个项目)。
俄罗斯统计局对于GDP生产领域的细分大大简化了国防工业综合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计算,额外加上了铁路机车车辆(机车、电车车厢和其他车辆装置),摩托车和自行车及不包括在其他类别的交通工具和设备的产出。在去除这一项后,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在增加值总额中的占比相当有限,从2011年至2015年,这一占比分为1.02%、1.20%、1.34%、1.59%和1.73%。
为了考虑到行业间联系产生的乘数效应,对国防工业综合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间接贡献评估还可以用“开支—产出”指标。根据俄罗斯统计局的历史数据得出了表2中的结果,总体上看,最近几年,国防工业综合体对GDP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占到国家经济军事负担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关于国防工业综合体对国家经济有很大贡献的说法至少是有一些夸张的。
表2 2011-2015年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对GDP贡献
译自:2016年6月14日【俄罗斯】盖达尔经济研究所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张冬杨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