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日讯(记者 禹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一直未能从低谷中走出。各国相继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量化宽松并未解决各国潜在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吉特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指出,结构性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潜在增长率,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
“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结构性改革,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否定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马吉特认为,G20杭州峰会的很多议题都与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需要结构性改革支持。
在G20杭州峰会的四个主题词中,创新排在首位。在马吉特看来,要支持创新生根发芽,首先要有肥沃的土壤,而结构性改革是最关键的肥料。“创新型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支持。以企业审批制度为例,对于初创型企业而言,如果政府能够有效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企业就能减少初期运营成本,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创新型企业和创业人数的增加,必然会提升社会生产效率,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马吉特说。
为推动结构性改革倡议得到落实,在今年杭州峰会前举行的3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4次财政和央行副手会上,各方确定了结构性改革的九大优先领域和48条指导原则,为推动结构性改革形成了顶层设计。马吉特认为,对于各个经济体而言,推动结构性改革的领域和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G20应该形成一个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框架,各国在这一框架下制定结构性改革时间表,并作出承诺。
对于本次峰会提出的包容和联动发展,马吉特说,包容和联动发展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全球经济增长和各国自身经济发展都将从中受益。“OECD作为国际机构,在专题研究和政策建议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致力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帮助最不发达地区摆脱贫困。”马吉特认为,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也是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协调合作、信息共享、公开透明、规则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是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实现包容和联动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带来的市场波动和溢出效应,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困扰。因此,采取更加协调的货币政策也是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吉特表示,各个国家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依照本国经济形势出台不同的应对之策,完全做到协调一致不容易。但是,作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重要平台,G20可以努力做到将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降到最低。“以资本流动为例,货币政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市场的猜测和恐慌心理,各方可以签署有关资本流动自由化公约,及时公开信息,并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对异常资本流动加以管控,减少其对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马吉特说,OECD早就拟订了相关公约,期待在G20杭州峰会的推动下,各国能够就完善经济和金融治理的有效机制达成一致。
马吉特最后还特别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她指出,作为“联动”这个议题的重要内容,基础设施是促进全球贸易、推动创新、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先决条件。“例如,要推动互联网经济这一创新型业态的发展,首先要保障网速;要让中小企业参与全球贸易,先要有公路、铁路、码头等基本的交通设施。”马吉特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多边投资机构的设立,将提升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为各国信息沟通、机制协调、项目合作提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