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IT界中,即使是最乐观的爱国者也普遍认为,俄产微处理器的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俄产微处理器的市场还是客观存在的,尽管还谈不上什么需求量。俄产微处理器市场结构性差,运行封闭,缺陷多,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政府扶持。但近年来,随着俄政府进口替代政策的实施,俄微处理器市场的发展迎来了些许曙光。
Cnews新闻社于3年前对俄产微处理器“厄尔布鲁士”做了详细评测,认为该产品与英特尔系列的差别就像装甲车与宝马轿车一样。后者在速度和舒适性上优势明显,但却只有装甲车才能帮助乘客越过沼泽和炮火。
“艾维斯”公司总经理雅罗斯拉夫?彼得利奇科维奇在Cnews的访谈中也使用汽车作为比喻对象。他提到,若想在汽车行业的市场上胜出,不能仅靠生产普通汽车,还必须会制造性能优越的卡车、越野车甚至急救车等多种产品。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微处理器行业。他认为,“微处理器”如今已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微处理器的制造可以面向多种用途:服务器、智能手机、洗衣机、航天器等等。同样,指望通过研发某一种万能产品来解决全部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传统构架的处理器及其市场
处理器的构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处理器的应用范围。在俄罗斯,一部分处理器研发者选用的是沿袭自苏联时期的专用构架,另一部分研发者则倾向国际通用的构架标准。后者多采用根据RISC概念研发的ARM构架和MIPS构架。
抛开俄产微处理器的在市场上的微小需求量不谈,一直以来,传统服务器市场上的主流产品都是英特尔x86构架。在与俄罗斯众多研发商交流沟通之后,Cnews认为,短时间内,俄产品在本土服务器市场若要与英特尔、AMD等品牌分庭抗礼,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而如果不能寄希望于政府支持,那么长远的出路就是不再局限于军工和航天领域的需求,而是放眼其它消费者和工业市场。不错的是,近年来这些市场正在迅速兴起。
面向新兴市场的构架
“贝加尔”电子公司(“贝加尔”系列处理器的研发商)在为其产品选择构架时,主要考虑的是国际便携电子产品(手持设备、智能电视等)市场的发展指标。该公司评估,便携电子产品市场的年增长速度约为20%,而个人电脑的市场年增速只有5%,且这个差距还会继续扩大。
对于便携设备的消费者来说,产品最主要的技术指数就是功能和耗电量。在这两个指数的平衡方面,搭载ARM构架和MIPS构架的处理器已超越了选用x86构架的处理器。“贝加尔”公司认为,这正是英特尔在便携设备领域不成功的主要原因。该公司认为,未来10年,针对ARM和MIPS构架的投资力度将大幅提高,相关的IT生态系统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并且,随着人们对电脑与便携设备之间软、硬件兼容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趋势还将影响到个人电脑领域。
贝加尔公司确信,尽管x86在全球市场广泛流行,但ARM MIPS架构的技术发展潜力要比x86高很多。所有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主战场是用于驱动系统、机器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基础信息技术。目前俄罗斯正在形成新的经济产业形态,在国产产品中应用和支持全球市场上流行的架构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支持如ARM 、MIPS架构这样最有希望的“胜利者”。
俄产微处理器界定
2015年夏天,俄罗斯工贸部制定了一项政府法令草案,其中描述了界定俄产集成电路的两个层次的标准。第一个层次为由在俄罗斯境内的纳税人生产的电子产品,且这些纳税人需半数以上是俄罗斯公民或无双重国籍居民,生产厂商需拥有产品设计权力,不能够使用已有的外国产地的电路技术解决方案。第二个层次是带有一定的保留条件允许吸引在俄罗斯境外的生产合作伙伴。
这一草案目前仍在制定阶段。MultiClet芯片生产公司总经理鲍里斯?泽里亚诺夫强调,俄政府机构对非外国产品的兴趣程度并不一致,要求最严格的是联邦安全局、其次是俄罗斯原子能机构和内务部。泽里亚诺夫倾向认为对于“国产”的界定标准不需要过于严格。不值得去关注晶体和外壳的产地的细微差别,目前MultiClet芯片生产公司的晶体产地是马来西亚,外壳分别来自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但这对于位于绿城的米克朗芯片的薄膜本地化生产来说没有任何原则上的差异问题。
雅罗斯拉夫?彼得利奇科维奇指出,现代的晶体体系一般都是国际合作的成果,一些俄企在被要求证明是国产研发时,经常会以有自己的内核来掩饰。因此,微处理器“国产”的界定可依据产权是否归属俄公司以及所有的设计均属于俄公司知识产权所有。
国家调控是否有效?
目前俄罗斯还缺少行业规范监管,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制定了多项旨在在公共采购方面帮助国产微电子产品的相关法律、法令和政府决议,但泽里亚诺夫认为,先行法律中确保优先采购国产微处理器的文件尚不存在。如何选择产品总是取决于国家机构中具体的总设计师,如果总设计师认为,西方的硬件比国产更加方便、更便宜和更有效,那么他总会跳出法律范围想出购买西方产品的证明性材料。2016年4月,内务部对外公布了用于构建云基础设施的1.19亿卢布投标中,内务部不止一次的在条件中阐明,禁止外国硬件厂商的报价,但在交付名录中却存在与英特尔或AMDx86产品标识和性能一样的服务器产品。
产业需要国家大力支持
今天,所有俄罗斯微处理器开发商都毫无例外地需要国家支持。尽管目前俄罗斯能够确保国产产品质量不低于西方,但微处理器的研发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耗资高的活动。国外的巨头公司均在全球拥有各自的垄断市场,那些市场不乏都是政府采购影响力度较大的国家,但这些公司依然有能力支持自己的研发投资。
俄罗斯国产产品目前仅在本地市场具有生命力,因此,微处理器产品更加需要国家对其的投入支持。支持政策应是多样化的,“微处理器产业发展目前相当于1980年的水平,因此就像国家支持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和原子弹项目那样,只有国家层面的力量才能够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
雅罗斯拉夫-彼得利奇科维奇也同时指出,国家层面,包括工贸部、俄罗斯纳米公司和许多科研单位均在这一领域曾对微处理器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现在仅有3-4家单位能够在国内特殊用途类产品领域达到小规模量产水平,国内民用市场甚至都无法量产。
俄罗斯专家认为,国家对于微处理器产品的投资不应仅限于资金的投入,还应包括促进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出口以及优惠贷款等措施。
译自:2016年8月20日【俄罗斯】Cnews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张冬杨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