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南海仲裁案破坏东盟内部团结和东盟—中国关系

2016年08月10日 10: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雅加达8月10日讯(记者 田原)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南海仲裁案对东盟和东盟—中国关系的负面影响,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 

  记者:南海仲裁案对东盟有何不利影响? 

  许利平:东盟将成为南海仲裁案的最大输家。自菲律宾2013年1月22日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以来,南海局势呈现出不断升温的态势。通过媒体炒作、司法操弄、战略讹诈等,菲律宾或多或少攫取了一些“蝇头小利”。然而,作为“南海利益攸关方”的东盟,不仅没有从南海仲裁案获得任何实质好处,而且面临内部团结受损的威胁,影响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因为,东盟十个成员国,他们彼此对南海仲裁案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其本质在于南海仲裁案不是绝大数东盟国家的核心利益。为了维护东盟团结,个别东盟国家希望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南海仲裁案发表联合声明,表明东盟一直对外的集体态度,但东盟很难对此形成统一的立场,南海仲裁案种下了“分化”东盟的种子。更进一步看,南海仲裁案“绑架”了东盟,模糊了东盟建设一体化的焦点,影响了东盟一体化建设的既定目标。根据东盟一体化建设规划,从2015年到2025年,东盟将完成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三大目标,合作与发展将是东盟一体化的主轴。但在涉及讨论东盟一体化的多边场合,南海仲裁案往往成为热点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东盟的聚焦力,对东盟一体化造成了负面影响。 

  记者:南海仲裁案对东盟—中国关系有何不利影响? 

  许利平:南海仲裁案“吸引”了局外大国搅局南海,推高南海升温态势,使得南海问题被“地缘政治化”,逼迫东盟“选边站”,把东盟推向地缘政治的“尴尬”境地。事实上,东盟作为东亚地区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区域合作组织,与南海岛礁主权没有任何关系,但作为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平台,东盟一直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扮演者建设性角色。从1992年的《东盟南海宣言》到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东盟一直主张通过和平协商、促进合作来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然而,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案,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抛弃了东盟这个平台,是对东盟最大的背叛。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南海问题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克制,是南海问题的“最大受害者”。 

  记者:东盟和中国如何携手推进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

  许利平:中国一直坚持根据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双边机制,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多边机制,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即便是菲律宾,中国对其和平对话解决南海问题的大门一直敞开着。最近,中国与东盟在越南举行了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2次高官会,就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及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体现了中国与东盟一道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的坚强政治决心和政治意志。我建议:从现实看,为了维护东盟的团结,更好地实现东盟一体化的整体目标,作为东盟的一员,菲律宾还是撤销南海仲裁案为好,否则将是一场损人不利己的“闹剧”;从长远看,南海问题的实质是岛礁主权之争,但围绕南海还存在渔业纠纷、海上搜救、海上犯罪等问题,对南海问题分层次治理,则有助于南海利益相关方共同管控分歧,增强合作意识,营造合作氛围,有效地给南海问题“降温”,为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重要制度基础和情感联系。

(责任编辑:于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