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听格林伯格讲他的“中国故事”

2016年07月05日 13: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张伟 刘宇

美国国际集团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图片来源:中华文化基金会会

  美国独立纪念日之前的一个夏日午后,中国经济网记者应中华文化基金会邀请,前往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54街美国史带金融财团总部,采访全球保险金融业传奇人物——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先生。

  格林伯格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曾经担任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局主席,目前是史带金融财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75年,他率领第一个美国保险业代表团访问中国,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41年来,他开启了中国保险业与世界的接轨之路,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倾力呐喊,访问中国上百次,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光辉历程。

  这次采访活动的主题就是探寻这位二十世纪美国商界的重要代表人物40多年来与中国结下的缘分,听他亲自讲述他的“中国故事”,回忆一个个经典瞬间。在全球普遍存在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的今天,我们也很想听听这位商界领袖,对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感想。

  为中国公益项目一掷千金

  与格林伯格的对话从他向耶鲁大学“世界学者项目”捐赠巨款开始。今年616日,耶鲁大学为了感谢格林伯格对该校“世界学者项目”的慷慨捐赠(2006年以来捐赠了1600万美元),特意将该项目更名为“莫里斯·格林伯格世界学者项目”。这个项目迄今已经资助了84个国家的275位学者前往耶鲁大学进修。

  格林伯格是二十世纪美国金融保险领域教父级人物,在全球商界如雷贯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美国公益事业的领军者。作为美国史带基金会(Starr Foundation)主席,格林伯格多年来一直积极支持社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事业。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中国举办奥运会、残奥会,还是四川发生大地震,他都带头捐款。

  格林伯格认为,“进入外国投资时候,必须了解当地文化,因为每个国家都不同,产品必须适合当地。而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对那个国家有所贡献,而不能只是索取。”早在1993年,格林伯格就捐款51.5万美元,从法国私人收藏家手中购得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铜亭宝云阁流失的10扇铜窗,并无偿送还中国。他是第一个将流失海外珍品归还给中国的外国友人,并引领了更多人仿效。仅此一项,就值得中国人牢记“格林伯格”这个名字。

  格林伯格不无自豪地说,“对我来说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在中国不仅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还帮助搭建两国之间沟通和了解的桥梁”。近二十年来,格林伯格与他的夫人科琳娜以及史带基金会向耶鲁大学的一些国际倡议项目总共捐赠了1亿多美元,并且重点关注与中国有关的学者项目。其中的“格林伯格学者项目”在过去10年已经资助了500多名学生前往中国。

  格林伯格对中国公益事业的贡献远远不止如此。他领导下的史带基金会,多年来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同中国相关的公益慈善工作和民间交流活动,涉及教育、文化、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捐款数额也水涨船高,不断增加。当被问及具体的捐款数额时,格林伯格一时之间被问倒了。站在一旁的史带基金会总裁弗洛伦斯说,总额是2.72亿美元。

  在回答对中国新出现的百万富翁、亿万富豪有何建议时,格林伯格回答说,两年前他就跟前来拜访他的中国富豪们说过,让他们捐钱反馈社会。他认为,把钱财留给子女是挡住了孩子们自己成长的机会。

  中国是“老家”

  谈到格林伯格的中国故事,当然还要从史带金融财团说起。史带是一家全球性金融、投资和保险财团,由康那利斯·史带(C.V. Starr)于1919年在中国上海创办,是美国国际集团的创始公司、母公司和历史最大单一股东。格林伯格担任AIG董事局主席期间,率领这家3亿美元市值的金融行业的“小不点儿”,在世界金融市场一路狂飙突进,一举超过所有其他国际金融集团,成长为接近2000亿美元市值的“巨无霸”。

  史带金融财团的“根”在中国。格林伯格与史带一样,都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是他最终掌舵AIG和史带金融集团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和夫人科琳娜都是喜欢中国艺术的收藏家。在他的办公室,会议厅,走廊,大厅和餐厅,到处可见来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他与中国历届领导人的合影,陈列在会客厅里,默默地见证着他40多年来的“中国情缘”。

  虽然已过鲐背之年,格林伯格的记忆力仍然非常之好,对很多往事如数家珍。

  1975年,格林伯格第一次访问中国,他率领AIG团队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订协议,成为与中美合作的首家美国保险机构。

  1980年,他牵头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资成立了“中美保险公司”,在纽约和香港经营业务,同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是外国金融机构当时在中国大陆开设的首家代表处。

  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上海成立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友邦保险是AIG的子公司),AIG由此获得中国的第一张外资保险营业执照。为了表达这份喜悦之情,AIG在纽约的报纸上打出了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大幅广告——“回老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中国在为加入WTO几经挫折的时候,格林伯格奔走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和参众两院之间,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并尽快完成与中国的入世谈判,因此他一直被认为是主张加强美中关系的“幕后声音”。

  多年之后,格林伯格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我们不可能把一个13多亿人口的国家排除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我在国会中有很多朋友与我一样致力于让中国加入WTO,其中就有亨利·基辛格。我所做的一切努力,与是否能帮助公司在中国开拓市场没有任何关系。当你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时,不应该以利益为目的。”

  作为一个曾经与世界137个国家打过交道的跨国集团领导人,格林伯格对这个世界,他一直深耕的国际金融市场,有着独特而深邃的洞察力。因为这份中国情缘,他就如同自家人一样,能够设自处地,从中国的角度进行一些换位思考。

  在采访过程中,格林伯格一如既往,再次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乐观态度,中国经济将会持续增长,中国存在许多重大发展契机。与此同时,他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当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完成,监管政策还有些不明晰,需要深化改革。

  把中国当成“老家”,他就不是个外人,更不是局外人。他见证了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奇迹他认为今天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勤劳的中国人民。

  老骥伏枥,志在万里

  格林伯格虽然今年已经91岁高龄,但是精神矍铄,举手投足之间,完全是一种老当益壮的劲头。在采访中,他透露了保持强壮体格的秘诀:每周去做一次被称为“认真力量”的高强度抗阻力训练,每次45分钟。在健身方面,他也是华尔街金融高管们的楷模。

  精力充沛的格林伯格仍然保持着一定频率的国际旅行,今年以来已经至少两次前往中国。他还在许多重要的社会机构担任主要职务。他在美国著名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担任荣誉副主席,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担任副主席。他在耶鲁大学国际活动上担任主席顾问,是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监察委员会成员,纽约大学终身理事,纽约长老会医院名誉主席。他是国际救援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会员,并积极参与其他一些民间和慈善活动,其中包括担任中华文化基金会名誉主席。

  作为一个纽约人,格林伯格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看到中国大熊猫能够早日落户纽约。20163月,他亲自主持“中国大熊猫落户纽约项目”启动仪式,并出任该项目的国际募捐活动发起人。当月他曾专程前往北京,与中国国家林业局就中美大熊猫合作研究事宜交换意见。在格林伯格看来,中国熊猫落户纽约项目很有意义,因为许多纽约人还从来没有见过熊猫。他说,中国大熊猫的到来,可以让纽约的孩子们开心,促进旅游事业,当然也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友好关系。

  采访结束后,中华文化基金会创始人王滨(Elizabeth B. Wang)对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说,此次拍摄的“莫里斯·格林伯格的中国故事”,是该基金会筹划多年的《世界名人我的中国故事》系列专题片的第一部。中华文化基金会未来还将陆续推出包括洛克菲勒家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世行前行长沃尔芬森、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金融家索罗斯等国际知名人士在内的“世界名人—我的中国故事”系列采访活动。(记者张伟 刘宇)

(责任编辑:于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