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陆红军:金融供给高效透明是关键

2016年06月28日 08:3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袁 勇

  金融供给高效透明是关键

  ——访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

  经济日报记者 袁 勇

  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经济日报》记者就全球经济、国内金融改革等议题专访了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

  记者:如何理解此次夏季达沃斯的主题?如何看待在全球技术大变革同时,经济存在不确定性?

  陆红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特点是颠覆性,是一种根本性的技术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另一个特点是系统性,各个学科、各种技术实现了大融合。

  不确定性并非经济走弱,关键在于如何操作。2008年至今,在不确定性中成功操作并受益的主要货币包括美元和人民币。美元从逆周期的量化宽松到进入缓慢升息通道,平衡了次贷危机;而人民币入篮也拓宽和加快了国际化进程。世界经济将长期呈波段状,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将随着科技创新日益增加,先入为主能使其中的收益与日俱增。

  记者:怎样看待金融供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作用?

  陆红军:高效透明的金融供给是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无论是结构性改革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都在不确定性中呼唤健康的金融供给,以金融供给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将成为中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引擎。

  记者:中国的金融供给还有哪些需要改革的地方?

  陆红军:中国需要在治理、创新、监管、伦理这四个节点构建全景式金融供给体系。

  第一,公司治理是保障信息充分披露与资产透明度的核心,董事会决策层应始终关注投资与经营决策的全过程,从注重投前决策到关注投后管理全景治理、从“三重一大”的单一个案决策到总量风险管控、从经营决策跟踪的管理层报告制到治理层评估制,从资产重组、定向增发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审慎决策、充分披露。

  第二,必须整合公共资源、学术资源和产业资源集约创新。当前在金融供给中急需解决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困境:即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如何对不同所有制资产实施监管模式的创新。我们能否借用“一国两制”思维,在混合经济实体中尝试“一企多制”新型监管模式的探索?这需要国资委、证监会与企业界的充分合作,探索成功模式经验并转化为金融供给的政策法规来推广,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三,公正有效的金融监管已成为结构性改革的一大挑战。由于监管滞后,P2P一度出现了严重乱象。在重大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和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应当借鉴国内外金融监管的成功经验,果断实现从金融安全和金融服务的双峰监管到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共享监管的多峰监管,使央行主导的穿透式监管制度尽快落地。

  第四,长期以来,中国在金融要素市场硬件建设的投入远超金融基础设施软件建设投入,甚至一度出现学界泛商业化和商界泛金融化状态,这是我国经济从排浪式定量中心走入产业链的定位中心过程中,形成过剩、短板与泡沫的社会心理根源。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引领和伦理重塑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焦点。

(责任编辑:于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