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纽约盼熊猫早日落户 中国女孩画创意熊猫受嘉奖

2016年05月20日 14: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纽约5月20日讯(记者 刘宇 张伟)中华文化基金会(Chinese Cultural Foundation)和中国投资集团(China Investment Group19日下午在曼哈顿中城公园大道的Savills Studley公司会议大厅共同主办了纽约引进中国大熊猫项目特别颁奖仪式与美中商务交流冷餐会。

  

  中华文化基金会理事约翰·艾伦(John W. Allen,右一)、中国投资集团主席哈里·爱德森(Harry Edelson,左二)向专程从北京赶来出席活动的人大附中高二学生王泫今颁发了“杰出青年艺术贡献奖”,以表彰她通过富于创意的熊猫系列画作为纽约“大熊猫项目”所做的贡献。(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伟 拍摄)

  

  王泫今的熊猫系列画作,通过富于想象力的构图,生动有趣地展示了纽约与大熊猫即将开始的不解之缘。作为友谊使者的大熊猫落户纽约,是纽约各界多年以来的梦想,用绘画的方式来呈现纽约与纽约的孩子们的“大熊猫情结”,也传递了一个中国少女对纽约的美好祝福。  

  王泫今对此间媒体表示,非常高兴能够用她最喜欢的方式绘画来参与纽约的大熊猫项目,获得中华文化基金会颁发的“杰出青年艺术贡献奖”,使她受到很大的鼓舞。她说,大熊猫是快乐的象征,也是友谊的使者,盼望来自中国的大熊猫能够早日在纽约安家,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快乐。(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伟 拍摄)  

  美国国会资深联邦众议员罗琳·马洛尼(Carolyn Malony),中华文化基金会名誉主席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当天发来贺函表示祝贺。纽约亿万富翁Red Apple 集团主席、著名的政治捐款人约翰·卡齐马蒂迪斯(John A. Catsimatidis,左二)也专程参加颁奖仪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伟 拍摄)

  中华文化基金会创始人王滨(Elizabeth B. Wang)表示,大熊猫一直是友好和平的象征,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为王泫今颁发“杰出青年艺术贡献奖”,就是为了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中国青少年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来。今后,中华文化基金会还将继续发挥十几年来在美国主流社会积累的丰富资源和影响力,为更多有志青年提供促进中美文化和艺术交流的平台。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李立言,美国驻亚洲开发银行大使、全球战略咨询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斯贝尔茨(Paul Speltz,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贝建中,亚美商业发展中心总裁王章华以及中国投资集团数十位会员和十几家主要媒体出席了今天的活动。
  纽约的大熊猫项目, 是由美国国会资深联邦众议员、纽约民主党元老卡罗琳-马洛尼(Carolyn Malony)与著名美籍华人靳羽西(Yue-Sai Kan)于2014年发起的, 旨在使纽约成为第五个拥有大熊猫的美国城市。目前已经得到中国政府和纽约州长市长的支持。据此间媒体报道,去年10月,马洛尼收到了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发来的信函, 表示中国林业主管部门会与纽约开展初步谈判,然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考虑正式启动合作”。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中华文化基金会名誉主席、史带集团(STARR Companies)主席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和罗琳·马洛尼众议员曾于今年39日、52日共同主持了两次早餐会, 正式启动了纽约熊猫项目的国际募捐活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大使应邀出席早餐会并代表中国政府表示支持。其他出席者还有纽约亿万富豪约翰·卡齐马蒂迪斯,《纽约每日新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出版人、波士顿房地产主席Mortimer ZuckermanJohn Paulson基金会、 中国银行美国地区行长、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徐辰,中信银行美国地区总经理兼行长文兵,招商银行纽约分行行长焦程跃,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以及中华文化基金会、花旗银行、万事达卡公司(MasterCard)的代表。

(责任编辑:于跃)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