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加强经贸合作正逢时
——访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
经济日报记者 杨国民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曾经成为中国和埃及两个文明古国联系的重要纽带。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使得这一纽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年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第一次出访就来到了埃及,两国签署了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五年实施纲要和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两个纲领性文件加上双方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经贸、能源、金融、航空航天、科技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将中埃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中埃两国各自发展战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如何实现有机对接?中国企业可以从中埃合作中获得哪些机遇?《经济日报》记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埃及期间,采访了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
宋爱国介绍,埃及地跨亚、非两洲,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中埃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工业化水平等方面互补优势明显,在发展战略层面相互契合,这为双方开展投资贸易、产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这一基础首先表现在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进展迅速。宋爱国介绍,2015年,中埃双边贸易额达到129亿美元,其增速远高于同期中国和埃及各自的外贸整体发展速度,中国继续成为埃及遥遥领先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埃及承包项目金额超过30亿美元,同比增长90%多;最近几年,中国在埃及投资增长势头迅猛,总额已达50亿美元。
其次,双方拥有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成功经验。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于埃及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紧邻苏伊士运河第三大海港——因苏哈纳港,是中非基金投资的第一个海外经贸合作区项目。整个合作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第一期1.34平方公里,第二期6平方公里扩建区仍在建设当中。一期项目入驻企业中,已有28家企业开工投产。目前,大部分在埃及投资的中国企业都集中在这个合作区,已形成聚集效益,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节省运营成本。
再次,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契合。埃及政府2014年宣布,将启动“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把绵延190公里的运河沿岸建设成为全球性经济区域,包括新运河项目及港口、物流、贸易区、工业园区等,埃及的优势资源将优先配备于此,而中埃苏伊士运河经贸合作区正处于该区域起始端。
除了有良好的基础,中埃经贸合作还有较强的互补性。宋爱国说,埃及劳动力资源充沛,区位优势明显,教育水平较高,埃及已将发展工业提上日程,提出了“千家工厂”计划。中埃两国目前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部分优势产业在埃及正好适用,如埃及巨石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投产后一炮打响,该项目投资总额2.23亿美元,是目前中国在海外最大的玻璃纤维生产线。像这样能够满足埃及需求的我国企业还有很多,如新希望饲料、安琪酵母、大运摩托、中国玻璃、牧羊集团等。从工业品到消费品,中国产能与埃及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前景广阔。
中埃合作还有明显的纵深感。宋爱国介绍,除了一般贸易、工程承包、产能合作外,双方在电力、能源、港口交通、现代农业、卫星科技、科技园区及人文教育培训等领域蕴藏巨大合作潜力,拥有广泛合作前景。宋爱国说,习主席访埃期间,中埃双方签署的21个合作协议中,经济合作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将在国际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造更多成功典范。
“对中国企业来说,埃及还属于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值得关注。”宋爱国介绍,不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在埃及市场都大有发展潜力。国内企业首先要重视这个新兴市场,研究这一市场;在具体操作上要与埃及实际相结合,关注当地政策,采取科学态度,降低投资风险。
“中埃经贸合作既符合经济发展潮流,又符合双方国家战略,可谓正逢其时,方兴未艾。”宋爱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