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带来多重利好

2015年12月21日 07:3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昨日起正式生效,部分进出口产品实现零关税——

  两大自贸协定带来多重利好

  经济日报记者 顾 阳

  12月20日,青岛海关关员现场监卸中韩自贸协定项下首票进口受惠货物液体硫磺。 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姜雪丽摄影报道

  目前,我国已经签署14个自贸协定,其中已实施12个自贸协定,共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而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分别是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随着上述自贸协定的生效,广大消费者不出国便可买到更加实惠的进口商品—

  备受关注的中澳、中韩自贸协定12月20日起正式生效并实施第一轮降税。2016年1月1日起,将实施第二轮降税。

  对于广大出口企业来说,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生效,意味着出口到韩澳两地的货物将有机会享受到更多关税优惠,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广大消费者不出国便可买到这两国更加实惠的进口商品。自贸协定实施首日货物通关情况如何?关税究竟怎样调整?带着这些热点问题,《经济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往通关现场进行了采访。

  通关成本下降多少

  12月20日正值星期日,但青岛华泽国际物流公司的副总经理杨凯珺却早早地赶到了青岛海关报关大厅。

  对于从业多年的杨凯珺来说,今天他要申报的这一票通关货物意义非同寻常——满载着2600多吨液体硫磺的韩国“晨海”号货轮已停靠在不远处的青岛港码头,这是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的首批进口受惠货物。

  “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预计业务量会有15%左右的提升。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项目小组,密切跟踪韩国业务,进一步加强业务协调与指导。”杨凯珺说。

  创馨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这船液体硫磺的货主,公司总经理权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年进口液体硫磺产品约在30万吨至40万吨之间,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液体硫磺的关税从1%直降到零,仅此一项就能节省近300万元。

  当天,享受零关税出口的首票商品是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ini机器人。这家名为“同丰友道”的机器人研制企业,凭中国贸促会青岛分会为其签发的首份“原产地证书”,顺利实现了从青岛空港的零关税通关。

  “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原产机器人进入韩国的关税税率由8%降至零,仅这批出口货物就降低了税费2万多元。”同丰友道副总经理董胜吉说,费用的降低会直接回馈给韩国客户,从而为公司争取更大的市场销量。

  关税究竟怎么减让

  自贸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关税减让,实施手段是原产地签证。这意味着,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韩国化妆品、服饰等产品,澳大利亚乳制品、肉制品等,将逐步消减关税,市民购买更加方便,价格也更为亲民。

  “这里边有个误区,并不是说自贸协定一生效,所有商品都零关税了。比如韩国化妆品,除了防晒霜明确降税外,其他化妆品基本上没有降税。”青岛海关关税处处长吴瑕说。

  据悉,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一些家电产品、日化、服装鞋帽等热门产品将在一定过渡期内逐步降税。其中,韩国产洗发水、沐浴露等在5年内部分降税20%至35%,牙膏等口腔清洁用品在10年内取消关税,服装鞋帽等在10至20年内关税从现在的15%降为零。

  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后,牛羊肉、乳制品、葡萄酒、龙虾、水果等消费品可享受更加优惠的价格。其牛肉在10年税率将降为零,乳制品将在4年内免关税进入中国,葡萄酒平均税率5年内将从目前的34.7%降为零,婴幼儿奶粉15%的关税将在4年内取消。

  也就是说,经过一定过渡期后,中韩、中澳两个自贸协定项下绝大多数货物最终将实现零关税。其中,中韩自贸协定项下,最长20年过渡期后,韩国将对92%税目数的中国原产货物实行零关税,我国将对91%税目数的韩国原产货物实行零关税;中澳自贸协定项下,澳大利亚将在5年内对全部中国原产货物实行零关税,中国在经过最长15年过渡期后对96.8%税目数的澳大利亚原产货物实行零关税。

  企业“掘金”机会何在

  即将过去的2015年,是我国自贸区战略的丰收年。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中韩自贸协定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中澳自贸协定也将为亚太地区发展高水平的经贸安排产生示范效应。

  “鉴于中韩、中澳双边贸易量巨大,考虑到自贸协定的贸易创造、转移效应,两个自贸协定实施后的优惠贸易量都将快速增长。”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副司长徐慧筠说。

  据海关初步预测,根据2015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量静态估算,自贸协定实施首年,中韩自贸协定项下约有260亿美元中国出口货物、200亿美元韩国出口货物在对方享受关税优惠;中澳自贸协定项下约有200亿美元中国出口货物、150亿美元澳大利亚出口货物在对方享受关税优惠。

  海关总署原产地管理专家宋彦魁认为,通过自贸协定的实施,能有效提升协定国各方的合作水平,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他表示,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是资源型产品,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电子通讯、玩具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结构上的互补性很强;而中韩自贸协定不仅意味着更低的关税和更大的共同市场,更重要的是,将促进企业产业链之间更紧密的融合,实现竞争力的共同提升。

  “我们曾做过统计,韩国对我们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化工等产品,而我们对韩国的出口也主要是机电、化工等产品,双方产品相似,但我们总体仍处在产业链较低端。”吴瑕表示,尽管大规模进口会对国内同类产品产生冲击,但同时也会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国内资本与韩国技术、品牌更好地融合,有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史博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