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韩货币直兑将提升双方经贸合作水平

——专家热议人民币与韩元直接交易
2015年11月19日 08: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张 忱

  中韩两国金融合作近期取得新进展,包括双方同意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机制,中方决定将韩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调增至1200亿元,等等。日前,中韩两国业内专家对这些举措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讨论。

  专家普遍认为,货币直接交易将有益于两国的经贸合作。韩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财经官李虎烔表示,去年12月,首尔建立了人民币与韩元的直接交易中心。目前,每天的日均交易量是20亿美元。很多韩国企业已进入到了中国的山东地区,这些企业跟山东本土企业有很多合作,他们对人民币和韩元直兑业务需求很大。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中韩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越来越多,两国之间的商品交易目前已达3000亿美元的规模。把人民币和韩元打通以后,对中韩之间的贸易、投资都会带来更大的便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丁一凡分析称,“把中韩自贸区和两种货币直接兑换同时推进,是非常有眼光、有前瞻性的做法。在世界经济史上,最开始搞经济一体化的是欧洲,但最初只搞了贸易一体化,而贸易结算货币用的都是美元。由于美元的汇率不稳定,导致欧洲各国间的贸易不通畅,造成了很多困扰。在遇到问题之后,欧洲才开始搞货币直接兑换。中韩此次建立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机制,能使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进行得更加顺畅”。

  货币直接交易将产生哪些具体的好处?丁一凡表示,中韩贸易量、交易量较大,过去两国的外贸企业兑换人民币或者韩元,要通过美元或者欧元周转,不仅增加兑换成本,还会面临汇率风险。人民币和韩元直接交易之后,中间环节取消,对企业来说节省了很多兑换成本,也规避了汇率风险。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平燮认为,国际货币是逐渐多元化的,有助于减少韩国对外贸易过度依赖美元的风险。

  对于韩国RQFII额度的提高,谭雅玲认为,中韩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增速、投资需求上的差异性,导致两国在证券投资领域有合作的需求,这种合作是互补性的。杨平燮表示,目前两国之间商品交易规模已经很大,金融领域的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大。现在中国资本对韩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都有投资,而韩国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却不是很大。可以预计,韩国的企业或者个人今后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会逐渐增加。

  山东大学副校长胡金焱教授也认为,将韩国RQFII投资额度调增至1200亿元人民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当地金融机构和企业对人民币的认可和使用,促进双边经济交往的人民币结算,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便利贸易和投资;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服务于全球投资者和拓展国际业务,谋求更大国际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韩国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的积极性,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张 忱)

(责任编辑:史博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