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众自曝家丑称排放数值涉嫌造假

2015年11月09日 07:3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大众“排放门”尚未解决,上周又爆出新的造假丑闻。虽然大众这次自曝家丑颇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但事件最终走向仍待观察。

  3日,德国大众集团发布声明称,企业内部调查发现,集团约80万辆柴油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值涉嫌造假。这是继9月份美国环境署指控大众部分柴油车在尾气检测中作弊之后,大众集团在自查中主动爆出的又一造假事件。分析预计,这次查出的造假事件将给大众造成2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一天后,情况有了新的变化。德国运输部长亚历山大·多布林特4日在联邦议会表示,大约9.8万辆大众汽油车涉及二氧化碳尾气排放数据造假,运输部将对大众汽车集团采取新的严格措施。有分析称,此前大众“排放门”只涉及氮氧化物排放数据造假,而新出现的二氧化碳尾气排放问题,“将大众汽车集团再次推向新的深渊”。

  尽管大众这次自曝家丑颇有些“亡羊补牢”的勇气,然而美国监管当局并未就此罢休。3日,德国媒体披露,美国运输部正对大众涉嫌隐瞒汽车安全缺陷展开调查。美国环境署2日则表示,2014款至2016款3.0升排量的大众、奥迪、保时捷柴油车也涉嫌采用尾气排放操控装置。

  受到大众丑闻影响的,还有德国经济。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秋季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5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将分别增长1.6%和1.9%,比春季展望报告分别高出0.1个百分点。在这片相对较好的形势中,受大众汽车“排放门”带来的下行风险影响,德国经济增速预期与春季展望报告相比出现下降,2015年GDP增长预期从1.9%下调至1.7%,2016年增速预期从2.0%下调至1.9%,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分析认为,愈演愈烈的丑闻不仅带给大众声誉上的巨大损失,随之而来的处罚和赔偿也将大幅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如何妥善解决,是大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临的严峻考验。(经济日报记者 连俊)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