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英国杂志《制造商》(The Manufacturer)发布了英国制造业2015年年报。报告对英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企业涉及机动车制造业、航空制造业、综合农业到塑胶、可回收材料以及钢铁等行业。调查由“经济、政策与增长”、“自动化与生产力”、“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和“金融与投资”四部分组成。
调查结果显示,英国制造业企业对于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在机器设备、自动化、IT和培训上的投资维持了去年的高水平;某些领域在这些项目上的投资甚至超越了去年。然而,尽管制造业企业表达了对政府处理经济问题的信心,但是他们对政府所颁布的制造业政策可不“感冒”。他们普遍认为其他国家——包括对于英国来说最强大的对手德国,企业所获得的政府支持要比英国政府给的多。报告特别提出,如果英国制造业还要继续进行高技术水平、高薪资水平制造活动的话,就必须重建与技能培训学校之间的联系。
4.贵司引进自动化技术的最主要目标是什么?

受访企业选择最多的选项是:提高经营效率(84%)、缩短产品循环周期(82%)以及提高产品质量(76%)。由此可见,足足有3/4的受访者已经发现自动化可以改善他们以前的流程,并提升他们服务客户的品质。这也印证了上一个章节中第23题的答案。该问题指出“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是KPI考量中的最重要因素,“运营成本以及成本控制”则不在前四大选项之内,仅落后“利润增长”一点。
如果有任何人还是认为使用自动化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削减人力成本”,本题选择最多的几个选项则清晰地反驳了这个观点——但是,还是存有一些疑虑的需要注意的:54%的受访者提到了“改善工作场所卫生和安全条件”,36%的受访者提到了“改善工作环境”。那些有能力的员工并不会长期在漠视他们健康及安全条件的老板手下工作,因此这个问题也能提醒企业要关心员工。
实际上,一半多的受访企业(56%)承认,降低成本确实是使用自动化技术的一个目的,但是他们特地将“人力资源成本”从选项中刨除出去。还有38%的受访企业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是他们使用自动化技术的目的之一,但这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报告下文将在“技术”章节中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5.在贵司生产流程中,投入在自动化设备上的年均金额约为多少?

6.明年贵司计划在自动化设备上的投资与今年相比有何变化?

7.上次贵司实施重大自动化项目是什么时候?(例如,与贵司业务非常相关的大型自动化技术项目)

8.贵司在该项目上投入资金约为多少?

调查结果发现,自动化项目的投资情况在去年出现了转折。直到去年,自称在过去24个月之中实施过大型自动化技术项目的企业数量还是个位数。在2013年的调查中,这个数字攀升至16%;但是在上一次的调查中,这个数字有巨大的飞跃——将近2/3的受访企业称他们在过去两年间就已经实施过大型自动化技术项目了。考虑到在先前调查中只有少数受访企业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乐观答复,因此2014年看上去是企业会做出较大投资举措的一年。乐观情况似乎在持续,本次调查中共有82%的受访企业声称明年他们在自动化项目上的投资金额将与今年持平。
“重大项目”被定义为“与企业业务相关的大型自动化项目,因此这些所谓重大项目上的差异可能非常显著。某企业可能认为超过10万英镑的项目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重大项目,但也许10万英镑对另一家企业来说也许只是每日流水。通常年度花费金额从少于5万英镑(18%)至超过100万英镑(12%)不等。
以现金形势而言,66%的受访企业资金投入超过10万英镑,16%的企业投入超过100万英镑。
9.企业回报的预期是多久?

企业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回报。76%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期望投资可以在不到3年获得回报;40%的企业希望在2-3年。
10.企业实际投资回报时间是多久?
实际情况是,80%的企业能在3年内获得投资回报,而46%的企业能在2年内获得回报。43%的企业在1-2年内获得投资回报。

11.企业获得投资回报的预期与实际情况是否有出入?
企业现在大都具备更为合理地对其投资回报进行预测的能力。那么,企业认为应该多长时间开始获得投资回报呢?2013年的统计显示55%的受访企业认为实际获得回报的时间晚于他们的预期,2014年这一比例大幅降低(8%);2013年40%的企业表示回报比预期快,而这一点的情况和上一点完全相反,2014年仅14%的企业认为快于预期;2014年的统计数据中,剩余78%的企业选择了实际获得投资回报的时间与预期一致。
从企业的反馈中,可以看出:那些投资回报快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实施前进行了明确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加强管理的项目。

12.项目是否实现预期目的?

近98%的受访企业反映项目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并将为项目的发展投入更多资金,以期实现更好的实施效果。
13.对企业自动化项目实施为就业形势带来的影响
企业自动化项目的实施对就业形势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半数受访企业表示他们通过实施这类项目实现了改善工作条件和提升就业满意度;将近一半的企业(42%)表示就业得以保障;16%的企业反映项目实施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10%的企业指出就业实现“回岸”(即原先已转移到国外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回归英国);仅2%的企业提出项目实施的负面效果;另有12%的企业认为现在提及影响还尚早,还需继续观察。

14.对企业期望其自动化系统提供商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5.对企业对其自动化系统提供商满意程度

在调查中,企业反映90%的提供商达到了他们的预期要求。但是这也说明仍有10%的提供商未达到要求,当然这比2013年统计的25%的结果要好。企业认为提供商为满足其要求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响应速度慢和报价昂贵、未能实现统一标准以及不能按时完成项目等。很明显,并非所有提供商都具备高效地完成项目,满足企业要求的能力。
16.对企业自动化项目投资过程中,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协助程度

众所周知,自动化对于生产力提升的积极意义,同时,自动化项目的实施也势必帮助企业实现竞争力提升,企业已充分认识到自动化项目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然而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否也有相同的认识呢?此次调查的受访企业是否也希望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自动化投资项目中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2014年82%的企业表示他们希望得到相关支持,较2013年的调查结果92%而言,比例有所下降。
2014年间,制造企业为其自动化项目的实施向银行和其他相关机构寻求了多方面的资金支持。银行和各类相关机构提供相关的资金支持项目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提供的企业迅速发展投资基金(Business Growth Fund),专业律师事务所也在探讨企业金融的创新之路。然而,这些机构在与一些企业的沟通中仍存在问题。
17.对企业在自动化项目投资过程中,希望获得怎样的银行资金支持?

对于金融资金来源而言,现金(由于来自自身资源,具备有效性的特点)仍居企业首选,比例占到受访企业的60%;传统的银行贷款列第二,但是比例远落后于第一位,占26%;资产融资排第三;而透支则鲜有企业选择。
提到企业做出上述选择的原因,虽然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还是可以猜测:2008年信贷危机造成的伤痛仍然存在,银行业虽然已经从崩溃状态中慢慢复苏,却仍较为脆弱。如果英国无法保持并恢复其以往的竞争力,这一问题恐怕还会持续下去。企业需要得到银行资金来持续发展。本文第四部分将重点讨论该问题。
18.企业觉得哪些区域的优质自动化系统供应商较容易甄别?

54%的受访企业愿意选择英国本土的提供商,并对甄别其服务质量有信心;不到46%的企业认为欧洲的提供商比较容易选择;不到10%的企业认为有能力甄别来自美国的提供商;20%的企业认为他们对挑选合格的提供商没有信心。
19.企业是否具备运行自动化系统的能力?

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对企业而言是个挑战。64%的受访企业对自己运行系统有信心,其余企业选择由系统提供商或咨询机构提供运行支持。 (未完待续)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郭凯婴、朱岩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