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会议现场代表。图② 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圆桌对话。图③ 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会议招待会现场参会外国嘉宾。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凡 王泽彪摄
经济日报记者 孙 璇
在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今天,食品的生产、销售、消费链条早已超越了国界,任何一个国家仅凭自身努力很难确保本国民众的食品安全。在6月15日举行的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会议上,与会嘉宾认为,只有各国共商国际食品安全监管合作的顶层设计,打造可信赖的全球食品监管链条,分享资源和信息,才能共同保障全球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无国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全球性话题。6月1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和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会议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认为,食品安全急需也必须国际共治,才可能织成牢固的食品安全网。
备受好评的中国食品
随着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现在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追求品种多样、营养丰富以及安全。如何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已经成为考验各国治理水平的一道难题,也成为全球协同共治的一个题目。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介绍说,中国正在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保卫食品安全。“经过两年多来的改革和调整,中国形成了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起集中统一的,从中央、省到市、县共4级的监督管理体系。”滕佳材说。
从2010年开始,中国就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国和食品消费国。2014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12万亿元,成为第一大制造业,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评价说,中国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稳定可控,稳中向好。
据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介绍,随着食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粮仓”,“中国卓有成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正在为世界食品安全作出巨大贡献。”施贺德说。
对于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效果,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给出了较高的评价。他说:“提高食品安全,颁布和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监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施行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并通过大力宣传有效提高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他认为,2013年设立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韩国局局长郝福满指出,今年对于中国的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新食品安全法为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能更好地支持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创新。
携手治理成国际共识
在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今天,食品安全的顶层设计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治理。滕佳材指出,各国共同商讨国际食品安全监管合作,打造可信赖的全球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分享资源和相关信息,才能共同保障全人类的食品安全。
李勇认为,推进并确保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既是职责之所系,亦是生命之重托。食品安全关乎个人与家庭的健康和福祉,更是国家公共卫生的根基。“全球粮食产品贸易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既事关重大又千头万绪,这就要求政府、企业部门、国际组织以及全社会必须联合起来,多方共同应对。”
据了解,李勇所倡导的这种“多方共同应对”的合作模式已经悄然推进。“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协助之下,中国已经派出了第一批国务院高级官员赴海外学习其他国家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经验。”
全球共治食品安全有着良好的基础。德国联邦食品农业部食品安全司国际政策处处长保罗·内伊认为,不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理解是日趋一致的,“食品安全的目标首先是要保护公众的健康,其次是要防止欺诈消费者,同时还要提供精确的信息,这就意味着我们有着未来合作的起点。”
合作不仅要在各国之间展开,与国际组织加强沟通也成为治理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路径。郝福满指出,“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一系列的政策组合,单独的食品安全政策不能满足全球合作的需要,下一步必须考虑包括建立食品安全网、打破国际贸易壁垒等相关政策。这需要各国政府、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整个供应链进行合作。”
据《经济日报》记者了解,中国在食品安全政策实施过程中已经与世界银行展开了多方位合作。“世界银行致力于与中国政府进行合作,帮助中国建立更好的食品安全体系,这能够为中国提供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品,并且把中国纳入全球食品安全体系当中。”郝福满说。
信息透明是破题关键
在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的风险与消费者看到的信息可能会出现偏差,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政府应当提供更加透明、科学的信息进行弥补。荷兰驻华大使贾高博提出,保障全球食品安全的举措之一就是要让食品信息“从农场到餐桌”可追溯。“如今,在开放的社会当中,所有的信息都是透明的,有更多新媒体可以更快、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食品安全信息。”
在荷兰,食品安全信息是如何有效、透明沟通的呢?贾高博给大家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有一张超市消费卡,所有购买过的商品数据都会存入超市数据库中。有一天我收到超市的一封邮件说,我们发现您最近购买的三文鱼并没有达到食品安全要求,如果您尚未食用,建议您能够退回”。
施贺德认为,“世界食品生产的工业化使得食品供应不断增加,复杂的食品供应链也同时带来了新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要解决信息的透明化问题,提高消费者信心,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顺畅就变得更加重要”。
对于如何建立国际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袁林给出了建议,“各国、各方需要在监管框架方面加强合作。首先,在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方面,尽管我们已经开始建立一些信息沟通和报告机制,但是各有关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仍然不够高效,应当考虑在食品安全应急方面建立通畅的全球信息共享机制。其次,全球食品供应链在各国之间已成相辅相成之势,我们有必要加强国际司法协助,建立统一的法律框架以及明确各方责任。”袁林说。
“食品全球化是必然趋势,食品安全全球共治既是现实问题,也是未来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这就需要各国、各方携手做好全球性食品安全监管顶层设计,实现科学有效的社会共治和全球共治,把食品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孙宝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