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银行累计结汇4120亿美元,售汇5035亿美元,结售汇逆差914亿美元
证券日报记者 傅苏颖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确实存在资本流出的现象,但这是意料之中的有序调整,不能简单等同于违法违规和隐秘的资本外逃,未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振荡走势。
《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外汇局获悉,2015年一季度,银行累计结汇4120亿美元,售汇5035亿美元,结售汇逆差914亿美元。剔除汇率因素影响,银行结汇同比下降20%,售汇增长41%,结售汇逆差914亿美元,较2014年四季度扩大97%。
“一季度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振荡进一步加剧。”管涛表示,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1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82亿美元,2月份扩大至172亿美元,3月份进一步增至660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1月份涉外收付款顺差367亿美元,2月份回落至183亿美元,3月份转为逆差238亿美元。其中,3月份跨境资金流动剧烈波动,主要体现了同期进出口顺差较前2个月大幅收窄的影响。
管涛指出,当前确实存在资本流出的现象。一季度贸易顺差1237亿美元,而银行及其和远期结售汇逆差是1200亿美元。因此,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与去年二季度以来的情况基本相同。
“但是,当前资本流出数据意料之中的调整,不能简单等同于违法违规和隐秘的资本外逃。”管涛表示,一是这种调整是可预期的,反映了市场主体顺周期的财务运作。二是这种调整是可解释的,资本流出的主要渠道仍然是藏汇于民和债务去杠杆化。三是这种调整是可承受的,当前外汇市场运行依然平稳且总体符合调控和改革目标。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但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意味着收支相抵、差额为零,一定规模以内的顺差或者逆差都属于平衡的范畴。
管涛表示,未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振荡走势。一方面,如果导致一季度资本流出的因素继续发挥作用,未来可能促使我国延续跨境资本流出趋势。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以及国家微调措施逐步见效,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保持合理增长动力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海外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将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形成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