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印度政府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滞涨”、开放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出的“药方”,且已初现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卢比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增速也有所回升。但印度经济依旧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结构性改革也需要长期努力,“印度经济梦”如何实现仍有待观察
岁末年初,各大国际智库对世界经济走势的预测纷纷出炉。其中,新兴经济体2015年的表现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印度经济在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的推动下,2014年表现不俗,未来有望实现加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印度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4%。联合国、经合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都上调了印度经济增长预期,普华永道、穆迪等各市场分析机构也普遍看好。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印度经济2012年和2013年增速大幅下跌至3.2%和3.5%,告别了持续近10年的快速增长,进入慢车道。2014年印度大选后,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力推动经济复苏和工业振兴。统计显示,2014年前3季度,印度经济分别增长4.6%、5.7%和5.3%,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5%。印度财政部长杰特列在2014年最后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印度经济将在2015年4月1日开始的新财年中加速增长。
目前,印度政府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滞涨”、开放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出的“药方”,且已初现成效。
首先,在解决“滞涨”方面,印度自2014年5月以来一直将抗通胀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修改法律打击囤积食品的投机行为,控制诸如土豆和洋葱等日常生活消耗量较大的食品出口,有效抑制了食品价格飞涨,加上国际油价大幅下滑的利好影响,印度2014年11月份批发价格指数涨幅为零,CPI增幅从2013年11.2%的高点回落至4.38%;卢比汇率波动也保持在了较小区间内。
其次,针对经济开放程度低和投资环境差的问题,印度政府一方面排除阻力推进改革,一方面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2014年10月,政府承诺对私人资本开放煤炭产业,对能源价格松绑,这是40多年来能源行业最大的自由化改革举措。此后,政府向联邦院(印度议会上院)提交了一份将保险公司外商投资股权限制从26%上调到49%的提案,意在提升外商投资信心,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2015年新年伊始,政府正式宣布撤销有65年历史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以“全国改革印度学会”取而代之,破除了阻碍经济改革的体制结构。同时,印度计划进一步开放国防工业、铁路建设和保险业等多个领域的外商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计划投入250亿美元建造发电厂、公路和机场,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为外商投资和制造业发展铺平道路。
第三,印度政府2014年9月提出了“印度制造”计划,旨在重振制造业。数据显示,制造业仅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工业落后是目前牵制印度发展的最大难题。但是,印度拥有劳动力优势,每年有约1000万新增适龄劳动人口,且受过教育的人基本都具备英语交流能力。如果政府坚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投资环境和提升劳动力素质方面下功夫,印度制造业有望实现平稳发展。
尽管印度经济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复苏态势,但一些拖累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美联储加息预期带来的负面溢出效应也可能给印度资本市场带来较大冲击。长期来看,印度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否取得成功,关键还要看改革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印度经济梦”如何实现仍有待观察。(经济日报记者 禹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