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亚马逊跨境“海淘”凸显多元优势

2014年11月26日 16: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11月26日讯(记者 李春霞)亚马逊日前宣布,其首届黑色星期五“海外购物节”将于2014年11月28日正式拉开帷幕,届时中国消费者可与全球消费者同步享受到亚马逊美国“黑色星期五”的独家节日优惠。与此同时,正在试运行的“亚马逊海外购”商店也将于11月28日正式上线。

  作为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之一,亚马逊正在开启国际品牌战略,无论在海外直采运营模式、物流清关还是国际商品的种类,都呈现出独特的多元优势。

  无纸化清关实现快捷配送

  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拥有成熟的跨国配送能力,凭借在亚洲、北美、欧洲和大洋洲拥有的13个语种的业务站点,形成了线上电子丝绸之路网。线下,96大运营中心和遍布全球的物流体系提供全球配送,构成了一个连接亚美欧的物流大陆桥。中国的消费者在“亚马逊海外购”商店下单后,位于亚马逊美国的运营中心会同步处理订单,将货物从亚马逊美国的运营中心直接发货。成熟的跨国配送体系实现定时定舱的配送,并实现无纸化快速清关,平均几秒钟就能完成清关手续。跨国配送与亚马逊中国配送团队实现无缝对接,使得海外购商品平均2周左右、最快3个工作日即可送达消费者手中。

  海外直采品牌多元化

  亚马逊的进口直采项目(z.cn/di)精选了来自全球的近2000种海外人气热卖商品提供下单5折等多种促销优惠,包括Australia Luxe Collective、UNISA、Iron Horse、S.Oliver、iLUV等国际知名品牌。所有的进口鞋靴,限时下单即可享受5折优惠活动。亚马逊中国进口直采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简化的采购环节,通过亚马逊的高速配送网络送达中国消费者的手中,实现一站购全球的购物体验。

  据了解,首届“亚马逊海外购物节“将为时两天,分两个阶段进行。2014年11月28日早上9时起,“海外购物节“将正式启动,第一阶段将有逾百个优选国际大牌近35,000种受欢迎的国际选品提供低至三折的优惠,包括NUK, 帮宝适、好奇、孩之宝、乐高、虎牌、膳魔师、飞利浦、德芙、拉菲、Bose,Clarks,Nine West,Nautica,the North Face,Columbia,Mango,Patagonia等。

  独家品牌方面,将有32大品牌近6000种国际精品提供超值优惠,如直降五折等,包括澳大利亚著名家电品牌Breville、英国潮牌Hunter、美国知名母婴品牌Luvable Friends等。

  亚马逊海外购物节的第二阶段也是高潮将于11月28日下午16:00拉开帷幕,届时“亚马逊海外购“商店将正式上线,亚马逊美国黑色星期五的促销也拉开帷幕。

  中文“亚马逊海外购“商店上线

  在“海外购物节”期间,“亚马逊海外购”商店将与亚马逊美国黑色星期五的促销保持同步,包括Graco,Chicco,LeapFrog,Melissa&Doug,New Balance,Saucony,ECCO, DIESEL,Calvin Klein, Fred Perry,Cole Haan,Juicy Couture,Kate Spade,Christian Dior, NARS等都有令人心动的优惠,很多选品优惠至美国原价的五折。实际上,亚马逊美国网站上的黑色星期五促销现已开始,各类促销琳琅满目,高潮将于美国太平洋时间11月28日凌晨零点开始,也就是北京时间11月28日下午四点。

  同时,招商银行信用卡成为此次营销活动中银行类唯一首发合作方。从2014年11月28日下午16:00开始,使用招商银行信用卡的消费者在“亚马逊海外购”商店购物,将有机会有一笔符合条件的订单参加免跨国运费的优惠活动。亚马逊与招商银行还将开展针对亚马逊海外直邮的运费优惠活动,即从2014年11月29日下午16:00时起,使用招商银行的消费者购买亚马逊美国直邮中国的商品,符合条件的订单满100美元将有机会免国际运费。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