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9月28日讯 9月27日,由国家行政学院、公安部、民政部、卫计委、国资委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共同主办的“2014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暨首届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公共安全治理: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家成,欧盟委员会委员格奥尔基耶娃女士代表、欧盟委员会人道主义援助与危机应对部门负责人伊夫-杜尚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会长洪毅,法国公民保护和危机管理总局国际关系总协调人、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执行主任菲利普-拿丁,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王树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安全总监孙咸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阎晓峰分别在大会上作了主题演讲。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国务院应急办主任陈建安 ,欧盟驻华代表团发展合作参赞葛澜森,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协调办公室亚洲区办公室合作部主任克莉丝汀-娜尚出席大会。

何家成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应急管理体系;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做到了指挥有序、处置有效、保障有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何家成表示,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是增强公务员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全社会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重要方法。作为培训高中级公务员的新型学府,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把应急管理列为教学、科研、咨询和对外合作的重要内容,经过短短几年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立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是继成立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之后的又一件大事。
何家成认为,本次研讨会主题重要、意义重大。参会代表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反映了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交流、携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挑战的愿望。当前,随着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加强国际间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
他还代表主办方表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应急管理的实践创新、理论研究、教育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在推进应急管理的工作中,吸收和借鉴了各国的有益经验,并积极参与了应急管理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愿意发挥自身优势,期待与各国朋友、各界人士加强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为推动应急管理理论研究贡献力量。

伊夫-杜尚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世界危机频发,有很多脆弱性因素存在,要成功的应对这些新兴的危机和挑战,中欧应当更好地进行合作,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双方不断分享了知识,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中国在应对一些大规模的危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伊夫?杜尚表示非常愿意继续给中国提供支持和帮助,希望双方相互交流经验和学习,进一步推进合作。
9月27日下午,研讨会围绕增进国际反恐的共识与合作、防灾减灾管理体制、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隐患治理及安全防控体系、应急产业与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应急管理教学与科研等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9月28日上午,将进行“应急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大会交流。来自政府、企业界、学术界、社会组织、有关国家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