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球核电概览(四)

2014年08月04日 21: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球核电概览(一)

全球核电概览(二)

全球核电概览(三)

  随着反应堆订单日益增多,上世纪70年代初期铀的世界现货价格有所增长,但在1979年三哩岛事故后大幅下降。特定行业事件(如核电站或核处理设施事故)或二级供应来源涌入,对铀价产生很大影响。

  2003年底开始,在一段持续相当长的低价期后,全球铀价开始上涨。这是由于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发展核电,还有就是对于核能的共识:可以在几乎没有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下供应可靠基本负载电力。既然铀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在公开市场上贸易,买卖双方就进行个别协商,价格由独立市场顾问Ux Consulting和Trade Tech发布。

  图11 铀现货价格  来源:Cameco,2014年

  在美国,浓缩铀市场的区别在于原产国和合同类型。2012年,所有购买的加权平均价格是每磅54.99美元。以每磅51.04美元的价格销售,现货合同占14%,剩余的是以每磅55.65美元的长期合同出售。2004年以来,平均价格上涨了4倍以上。

  图12 美国民用核电反应堆所有者和运营者购买铀的年加权平均价格  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

  核电的前景

  至2040年,全球核能发电能力预计以平均每年2.1%的增速,增至717GW。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预计将高于发达国家7倍以上。

  至2040年,美国核电站的发电量预计以平均每年0.2%的增速,增至将近8110亿千瓦时,但在总发电量中占比预计下降到16%。

  尽管1997年和1998年有5家工厂被淘汰,由于现存工厂发电容量的修改,现在的核能发电容量比1996年稍高一些。

  Exelon是美国最大的核能发电运营商,期望在2017年之前通过修改一些现有工厂定额来加上额外的1300MW核能发电容量。它还计划,在2019年末淘汰Oyster Creek核电站(636MW)。

  TVA打算在2015年Watts Bar 2号机组上线的时候扩大发电容量。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批准了两项扩建,分别是南方电力公司(Southern Company)2012年2月Vogtle核电站双反应堆扩建和Scana公司2012年3月Summer核电站双反应堆扩建。

  图13 2010-2040年世界各地区核电净发电量 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2013国际能源展望》

  从2007年到2009年,一些公司提交了新反应堆许可申请。2012年,有涵盖8个新的核反应堆的三项申请,包括新的创新性模块式反应堆。对美国核能重新燃起的兴趣是由旨在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政府贷款担保激发的。尽管核能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但日本的核事故使得很多国家重新评估他们的核计划。

  正是鉴于这次灾难,日本决定停止2030年前建设14个新核反应堆的计划,但仍然计划未来重启反应堆。德国的政策制定者正在推进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反应堆的计划,瑞士也决定不再替换现有的5个反应堆。总的来说,随着对核安全的关注增多,受发展中国家驱动,预计核能的使用将增多。

译自:http://www.c2es.org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刘佳源 邵宇琦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  

 

(责任编辑:张翔)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