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美多晶硅半年偷逃关税7.2亿元 中国反倾销应主动出击

2014年08月01日 07:24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美、韩等国以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方式向我国出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实现了“合理”逃避关税及反倾销税

  本报记者 于 南

  在6月3日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初裁公布不久后,尽管WTO的一纸裁决指出,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了不当关税,7月25日,美国仍发布了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初裁结果。

  简而言之,如果说2012年美国发起的第一次双反,是其关闭了中国光伏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那么,此番实质上就是封死了中国光伏间接进入美国市场的“侧门”。

  而当美国正着手将中国光伏于美国市场赶尽杀绝时,其太阳能级多晶硅却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措施视若无物。

  据有色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发布的6月份我国进口多晶硅数据显示,期内,美国对华出口多晶硅1936吨,除去不在反倾销范围内的150吨半导体用途的电子级多晶硅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外,其余1786吨则全部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了关税。

  在加工贸易上占尽便宜

  今年年初,我国商务部曾裁定“对美国进口多晶硅征收53.3%-57%反倾销税,对韩国进口多晶硅征收2.3%-48.7%反倾销税”。

  然而,美、韩等国却找到了以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方式向我国出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合理”逃避关税及反倾销税的“窍门”,并将之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色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月-6月),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45932吨,同比增加17.4%,而其中通过加工贸易进口量达到34068吨,占累计进口总量的74.2%;通过我国台湾转口贸易进口量则达到4765吨,占累计进口量的10.4%。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数据显示,期内我国进口多晶硅总计9566吨,环比大幅骤增37.7%,创出了多年来单月进口历史新高。而其中通过无需缴税的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7662吨,占6月份总进口量的比例高达80.1%!

  推高多晶硅进口量及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比例的“元凶”,仍然是美国、韩国、德国等主要多晶硅出口国。

  据6月份分国别进口多晶硅数据显示:期内我国自韩国、美国、德国三国共进口多晶硅8570吨,占总进口量的89.6%,其中从韩国进口量为3416吨,占总进口量的35.7%;从美国进口量为 1936吨,占总进口量的20.2%;从德国进口量为3218吨,占总进口量的33.6%;其他地区进口量为 996 吨,占总量的10.4%。

  而在此基础上,6月份韩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向中国输出多晶硅的比例为84.9%;德国以加工贸易方式输出多晶硅的比例为67.7%;自美国以加工贸易方式输出多晶硅的比例则高达92.3%!

  简单算笔账,以16万元/吨的多晶硅价格粗略计算,1月-6月美国以加工贸易输华多晶硅8437吨,本应缴付反倾销关税逾7.2亿元(8437吨多晶硅价格约13.5亿元,按最少的反倾销税率53.3%缴付关税)。也就是说,今年1月-6月,仅美国输华多晶硅便逃税7.2亿元。

  应主动迎击而不是曲线救国

  于加工贸易上占尽便宜的美国,在对华光伏双反方面却绝无心慈手软。

  继6月3日,初步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超额政府补贴的幅度为18.56%至35.21%后不久,美国又在其反倾销初裁中,初步认定了进口自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部分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并确定中国内地光伏企业将被征收26.33%至165.04%的临时反倾销税,我国台湾光伏企业将被征收27.59%至44.18%的临时反倾销税。

  彼时面对这一重大利空消息,不少业界人士还曾对美国抱有幻想。提出“不排除终裁和初裁的结果完全不同的这一可能性”,又或者“我们还可以继续上诉WTO”等等。

  事实上,在仔细阅读WTO相关裁决及美国双反初裁文件后,一位法律界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WTO的裁决对美国二次双反的影响非常之小,甚至没有影响。同时,美国之所以二次双反,就是要堵住一次双反时留下了的空子(例如以我国台湾电池生产成组件再出口等)。一味地去寻找‘曲线救国’是徒劳的,更无益于中国光伏的行业大局”。

  “我们在WTO诉讼中‘取胜’的点,与实质被美方双反的‘理由’不同。比如WTO裁决‘中国生产多晶硅的国有控股企业(可能存在因向市场提供廉价光伏原材料,以变相补贴),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公共机构(可理解为政府)’,但我们在这一诉讼点上的胜诉,并不能实质影响美国双反。”上述法律界人士表示。

  他还介绍,“WTO的上诉机制旷日持久,到改正时反倾销措施已生效多时,对被实施双反的国家产业形成了不可弥补的限制。而且WTO裁决后美国不改判,我们也没办法,毕竟反倾销措施是成员国政府以保护本国产业为名,对其国内进口商征税,以达到不进口来自目标国产品的目的。WTO对此只是规定了‘可以实施报复’,但怎么报复?可以各显神通,但改变不了产品出口受阻的现实”。

  同时,“美国二次双反的限定很严格,除了将出口自中国大陆和我国台湾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和组件(无论其硅片或电池是不是来自第三国)都列入其中,而且对非中国大陆或中国台湾出口的光伏产品,只要在中国大陆或台湾地区完成的价值部分超过60%,无论从任何国家出口至美国,都需缴纳双反关税。”该律师界人士补充说道。

  在采访中,更多的业界人士认为,面对中国光伏在国际贸易摩擦中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我们应该主动“迎击”,而非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曲线救国”。

  综合来看,把多晶硅进口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对德国、韩国向中国出口多晶硅几乎没有影响(我国对德多晶硅执行价格承诺,对韩国多晶硅仅征收2.4%的反倾销税),却是彻底封堵了美国多晶硅的对华倾销之路。同时,这也是我们最为有效的“迎击武器”。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