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英国: 征信苛刻 惩戒严厉

2014年05月22日 08:03   来源:经济日报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剧中人波洛涅斯忠告他的儿子说,既不要借钱给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然而,时下英国与莎士比亚时代有了很大不同,信贷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国《镜报》日前在头版刊发题为《当今世界信用为何如此重要》的社论,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个人的信用维护。

  英国是一个信用体系完善的国家,信用机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英国全国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两方面,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并异地备份,数据每月进行更新,这些数据最终形成每个消费者的信用等级。在英国,个人的信用等级极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求职、贷款等重大个人事项无一例外地需要个人信用等级的支持,若个人信用等级很低,那么,许多机会就会与之无缘。

  英国征信机构获取个人的信用信息也是多方位的,有时颇为苛刻。据了解,在英国,缴纳电话费、水费、电费等,都会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如果不能按时交纳电话费,名字就有可能被录入“黑名单”,从而影响到信用积分。另外,记者在当地还看到这样的报道,一户家长经常带孩子到医院急诊,结果这户家长的信用积分受到影响。征信机构给出的理由是,对儿童监护不力,缺乏责任心。

  个人的不守信行为有时会影响到群体的信用。比如,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中就存在着个别不守信的学生,有的学生在签约手机尚未到期就停止付费,有的学生钻空子,请临时来英人员为其所购商品退税,这些行为影响到这些学生的个人信用等级,而且也对中国留学生这一群体的信用等级产生了影响。(经济日报驻伦敦记者 王传宝)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