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工业4.0”的概念提出之后,时隔两年,工作组发布《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宣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2014年,德国出版《生产、自动化与物流中的工业4.0》,从应用技术的视角对工业4.0进行了剖析。德国将工业4.0视为生产重回欧洲的重大机遇,希望借助工业4.0,牢牢掌控对全球智能制造业的话语权。
本文按照企业、政府两个维度对德国的工业4.0战略进行梳理。
一、企业的市场战略
(一)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在制造业中部署物理网络系统
按照工业4.0的指导思想,供应商应从设备供应的视角,选取合适的方案,将领先的技术设备解决方案同信息技术提供的新潜力融合在一起,实现创新突破。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传统高技术战略的系统融合,在全球市场中开拓新的市场机遇。
其次,改进现有的基础电子信息技术,满足制造业的特殊需求。强化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依靠物理网络系统,实现规模经济和效用。
与此同时,开发模型和战略,以便进行新址设计和执行物理网络系统制造框架。将研究、技术和培训作为优先领域,在自动化工程模拟和系统优化领域开发实验性的应用。
第三,创新商业模型,特别是连接商品和服务的商业模型。为了成功过渡到工业4.0,创新周期短相对较短的ICT产业应和创新周期相对较长的机械、设备制造商以及机电系统供应商密切配合,开发出接受程度更高、效益更好的商业模式。
(二)领先的市场战略:推进信息物理系统的营销,提升德国制造设备产业
努力打造、拓展制造业领先市场,加强不同企业间的商务联系,促进不同企业间的密切合作。加强物理网络系统的营销,提升德国制造设备产业。对不同价值创造阶段、生命周期产品、产品范围和相应制造系统进行点对点的数字化整合。重点要将中小企业同步整合在新的价值网络中,平衡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产业结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相关人才的培养问题,促进物理网络系统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加速技术基础设施的开发和使用,包括高速宽带数字传输。同时,培养和训练技术工人,为复杂工作开发高效的组织设计。
(三)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保证IT数据安全以及系统运行安全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现有工厂应对其安全措施和系统进行升级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新兴工厂和机械设备制造商应该探索全新解决方案以满足要求,尽可能实现“无缝化”过度。
责任方面,企业在制造系统中使用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应对制造设施和产品的安全负责,针对数据非法披露,应尽可能采用自律(如保密协议)等方式来填补相关法律漏洞。
企业可制定有针对性的合同条款和附加措施,报告安全问题或漏洞,一旦违规将受到相应处罚。担责范围不仅包括最基本方面(如产品的耐用性,正确运行与否),更包括作为网络整体中的智能化角色的故障失灵。企业也可通过集体协议,在内部达成一致并共同遵守规则。
最后,企业应充分考虑各种安全措施(包括加密过程和认证过程)产生的实际作用,并在全球范围内探索安全的解决途径。
(四)加强培训,引导全员参与
在开放的虚拟工作平台和广泛的人机交互作用下,应引导员工参与到工作组织、技术开发和过程监管中来。将员工看做现有的创新和生产力量,将其巧妙地嵌入到一个创新的社会组织中。
从这一角度讲,智能工厂应该被设计成促进员工发展和职业进步的有效载体。在工业4.0中,技术发展目标和工作组织模型,应该根据具体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被建立和配置。一方面使更多灵活的制造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员工的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建立清晰的界线,使他们达到现实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进行以劳动力为导向的组织设计,增加员工的参与权利、共同决议权力和培训机会。
(未完待续)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敏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